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29038
大小:500.4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9
《幂函数习题精选精讲(推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幂函数 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主线,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始终,而幂函数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虽然少而简单,却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下面剖析几例,以拓展同学们的思维. 一、分类讨论的思想 例1 已知函数的图象与两坐标轴都无公共点,且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求n的值,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解:因为图象与y轴无公共点,故,又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为偶数,由,得,又因为,所以. 当时,不是偶数; 当时,为偶数; 当时,为偶数; 当时,不是偶数; 当时,为偶数; 所以n为,1或3. 此时,幂函数的解析为或,其图象如图1所示. 二、数形结合的思想 例2 已
2、知点在幂函数的图象上,点,在幂函数的图象上. 问当x为何值时有:(1);(2);(3). 分析:由幂函数的定义,先求出与的解析式,再利用图象判断即可. 解:设,则由题意,得, ∴,即.再令,则由题意,得, ∴,即.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与的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知: (1)当或时,; (2)当时,; (3)当且时,. 小结:数形结合在讨论不等式时有着重要的应用,注意本题中的隐含条件. 三、转化的数学思想 例3 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析:要使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可转化为对一切实数都
3、成立,即且. 解得. 故选(B)幂函数中的三类讨论题 所谓分类讨论,实质上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策略.分类讨论时应注重理解和掌握分类的原则、方法与技巧,做到确定对象的全体,明确分类的标准,不重、不漏的分类讨论.在幂函数中,分类讨论的思想得到了重要的体现,可根据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依据幂函数的单调性分类讨论,使得结果得以实现. 类型一: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例1 已知函数为偶函数,且,求m的值,并确定的解析式. 分析:函数为偶函数,已限定了必为偶数,且,,只要根据条件分类讨论便可求得m的值,从而确定的解析式. 解:∵是偶函数,∴应为偶数. 又∵,即,
4、整理,得,∴,∴. 又∵,∴或1. 当m=0时,为奇数(舍去);当时,为偶数. 故m的值为1,. 评注: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题时,要充分挖掘已知条件中的每一个信息,做到不重不漏,才可为正确解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类型二:求解存在性问题 例2 已知函数,设函数,问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在区间是减函数,且在区间上是增函数?若存在,请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时,可以利用定义,也可结合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判断,但要注意问题中符号的确定,要依赖于自变量的取值区间. 解:∵,则. 假设存在实数,使得满足题设条件, 设,则. 若,易知,,要使在
5、上是减函数,则应有恒成立. ∵,,∴.而, ∴.. 从而要使恒成立,则有,即. 若,易知,要使在上是增函数,则应有恒成立. ∵,, ∴,而,∴. 要使恒成立,则必有,即. 综上可知,存在实数,使得在上是减函数,且在上是增函数. 评注:本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是幂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时,可从定义入手,也可根据函数图象和性质进行判断,但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这在平时要注意有针对性的训练. 类型三:类比幂函数性质,讨论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例3 讨论函数在时随着x的增大其函数值的变化情况. 分析:首先应判定函数是否为常数函数,
6、再看幂指数,并参照幂函数的性质讨论. 解:(1)当,即或时,为常函数; (2)当时,或,此时函数为常函数; (3)即时,函数为减函数,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 (4)当即或时,函数为增函数,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 (5)当即时,函数为增函数,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增大; (6)当,即时,函数为减函数,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 评注:含参数系数问题,可以说是解题中的一个致命杀手,是导致错误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幂函数习题 幂函数这一知识点,表面上看内容少而且容易,实质上则不然.它蕴涵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转化等数学思想,是培养同学们数学思维能力
7、的良好载体.下面通过一题多变的方法探究幂函数性质的应用. 例1 若,试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错解(数形结合):由图1可知 解得 ,且. 剖析:函数虽然在区间和上分别具有单调性,但在区间上不具有单调性,因而运用单调性解答是错误的. 正解(分类讨论): (1) 解得; (2)此时无解; (3),解得. 综上可得. 现在把例1中的指数换成3看看结果如何. 例2 若,试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错解(分类讨论):由图2知, (1)1,解得; (2)此时无解; (3),解得 . 综上可得 .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