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627688
大小:23.5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9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找次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五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找次品》教案设计大寨民族小学周明教学内容:人教版5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找次品”。教材简析:这节课中要找的次品是外观与合格品完全相同,只是质量有所差异,且事先已经知道次品比合格品轻(或重),另外在所有待测物品中只有唯一的一个次品。 本节课以“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在教学内
2、容上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通过利用天平找出3件物品中的1件次品,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基本的解决手段和方法。例2的待测物品数量为9个,在实验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便于学生与例1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解决该问题的一般思路。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小组交流,经历找次品的过程;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小正方体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
3、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寻找用天平找次品的“最优化”方案。教学难点: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3瓶口香糖、每组9个小正方体教学环节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发现问题1、临时在班级创设教学情景:出示3瓶口香糖,看学生谁能说出我的优点,老师奖励吃糖。2、口香糖少了两粒
4、,要是在商店就不能买了,应为它是次品,这3瓶口香糖中你用什么方法找到是次品的那瓶呢?这一节我们就来探究如何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3、我们今天探究的是外观一样,质量不同,且只有一个次品的情况。4、谁能演示一下天平的样子?5、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6、猜一猜:壹加壹商店里刚进的2187瓶口香糖中,有1瓶被一小孩偷吃了4粒,售货员阿姨用天平来称至少几次保证找到次品呢?生说教师优点生演示学生的方法可能有:用手掂一掂、用电子称称、倒出来数一数……学生猜创设这样的情境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利于学生动口动手,易
5、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因此,我用让学生猜想的方式引入课题,激发下面他们探究的欲望。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2187这么大的数字怎样探究呢?说出你的好办法?2、数学家在探究时常用化繁为简的方法,找出规律,迁移解决问题。我们先用数字9来探究吧!出示:9瓶中有1瓶次品,用天平称至少几次保证找到次品?谁读探究内容和提示呢?探究提示:(1)可以借助你身边的物体探究。(2)在小组内,注意倾听同伴的发言,待同伴发言完毕再说自己的不同想法。(3
6、)如果你表达不清时,可以请同伴或老师帮忙,自己再练习几遍。(4)组长注意填好学习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可以先用较小的数字探究,找出规律,再解决这个问题。一生读,其余学生认真看。学生按要求探究并记录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我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让他们通过动手称,动口说,动笔记,不断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兴趣,培养了
7、他们学会与人合作的能力。展示交流内化提升1、谁愿意展示你称的过程呢?谁能用图示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吗?2、通过刚才的探究和展示,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再次引导3、验证:12(444)–4(22)–2(11)3次保证找到次品,这是称的最少次数吗?对他们的验证方法,教师及时指导。验证后你得到的的结论是什么?生展示不同的方法及学习记录表上填写的不同数据。学生分的情况可能有:9(1,1,1,1,1,1,1,1,1)是4次找到次品。9(3,3,3)是2次找到次品。9(4,4,1)是3次找到次品。9(2,2,5)3次
8、找到次品……学生的发现可能只说到分组,次数等学生归纳出:待测物体是3的倍数,把它平均分成3份,保证找到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学生的验证方法可能有:12(444)12(66)12(552)12(3333)的称法,都是3次找到次品。学生讨论后总结出:待测物体是3的倍数,把它平均分成3份,保证找到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训练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展示交流,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的指导作用虽然潜在而深远,但学生的主体作用却是外显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