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子动理论、内能

(一)分子动理论、内能

ID:42596233

大小:33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8

(一)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1页
(一)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2页
(一)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3页
(一)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4页
(一)分子动理论、内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一)分子动理论、内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分子动理论、内能一、知识点击: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①阿伏加德罗常数NA:1mol纯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包括原子数、分子数、离子数……)是恒定的,这个数目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个/mol。②分子直径的数量级10-10m。[实验探究]用油膜法测分子的直径[实验目的]测量油酸分子的直径[实验器材]油酸、酒精、滴管、痱子粉、量筒、刻度尺、蒸发皿[实验步骤]a、把油酸滴入量筒,记下滴数,测量出每滴油酸的体积V。b、在蒸发皿内盛放一定量的水,再把痱子粉均匀地洒在水面上,滴

2、入一滴油酸,待其散开。c、用透明方格纸(把方格复印在透明薄膜上),测量油膜的面积S。d、实验结论:分子直径d=V/S=_____。(2)物体内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这种运动叫做热运动。①扩散现象: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的本质是由于微粒(原子、分子等)的热运动而产生的质量迁移现象。②布朗运动:布朗运动不是外界影响产生的,布朗运动也不是分子运动,它是液体分子撞击微粒不平衡性产生的。它又间接反映液体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无

3、运动的特点。布朗运动有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3)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像横坐标r0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r0的数量级为10-10m,相当于r0位置叫做平衡位置。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

4、距离的数量级大于10-9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2.物体的内能:(1)由于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因此分子具有动能。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表示了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或减小。温度不变,就表示了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2)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在微观上,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在宏观上,对于确定的物体,它的体积变化,直接反映了分子间的距离,也就反映了分子间的势

5、能变化。因此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可通过宏观量体积来反映。(3)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物体的内能大小是由质量、温度、体积和物态来决定。(4)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虽然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但是这两种方式的物理过程有本质的区别。做功使物体内能改变的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而热传递的过程只是物体之间内能的转移,没有能量形式的转化。3.热力学第一定律:热能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

6、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相互转换,在传递和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热力学第一定律是对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的一种表述方式。用△U表示物体内能的增加量,Q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W表示外界对物体做的功,则。一、能力激活:题型一:计算微观世界的物理量(如分子数目、分子质量、分子直径等):示例1:若已知铁的原子量是56,铁的密度是7.8×103kg/m3,试求:①质量是1g的铁块中铁原子的数目(取1位有效数字)。②计算出铁原子的直径。[分析]由于微观量是不能直接测量的,人们可以测定宏观物理量,用阿伏加德罗常数作为桥

7、梁,间接计算出微观量来。[解析]题型二:应用分子动理论分析问题:示例2:试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几个因素。[分析]可从液体的分子结构的特点去考虑。[解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液体分子中,总有一些分子的速度比较大,它们能克服液面其他分子的吸引,跑到液体外面去,这就是液体的蒸发;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的能量就越大,能够克服液面分子引力跑出液面的分子数就越多,故蒸发就越快;液面上空气流动越快,液体内部分子跑出液面被碰回的机会就越小,故蒸发也就越快。题型三: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示例3:稻草一拉就断,而

8、铁丝不易拉断。按照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这是因为()A.稻草的分子间没有引力,铁丝的分子间有引力;B.稻草、铁丝的分子间都存在着引力,但稻草分子的引力远小于铁丝分子间的引力;C.稻草的分子间存在斥力,铁丝的分子间没有斥力;D.稻草具有“一拉就断”的性质。[分析]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A、C对于分子只存在某一种相互作用的说法是不正确的。D并不能根据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说明为什么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