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社会化

第二章社会化

ID:42588045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8

第二章社会化_第1页
第二章社会化_第2页
第二章社会化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社会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社会化:社会行为的模3财第一节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一、社会化是什么社会化就是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塑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为其生存坏境所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对生存于其间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各种简单与复杂的刺激能够给了合适、稳定的反应。通过社会化得到发展的不仅是人(更不仅是个人),还有社会经验及社会本身。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人的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社会教化,就没有必要进行个体内化;而没有个体内化,社会教化也就毫无意义。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个体内化是指社会化的主体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

2、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社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方面研究过实现个体内化的社会心理机制,其中主耍包插:(1)观察学习。(2)认知加工。(3)角色扮演。(4)主观认同。(5)自我强化。第二节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与社会文化因素一、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许多研究表明,在婴儿获得生物需求和情感需求的瞬间,便与他人建立了最初的交往关系,并且迈出了社会化进程的第一步。婴儿的生物需求与情感需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既是一种最基本的生物需求,又是一种最基本的情感需求。心理学家哈洛的实验在实

3、验屮,小猴同两个人造的''母猴”妈妈(一只用铁丝绕成,身上带有奶瓶;另一只在铁丝外裹有同母猴毛相似的织物)关在一起。虽然小猴天天从带有奶瓶的“母猴”那里吸取食物,但它的大部分时间却是依偎着裹有毛织物的“母猴”度过的。如果把后者搬走,小猴就会出现明显的行为问题。这说明,小猴尽管有着强烈的生物需求,但也冇着同样强烈甚至更为强烈的情感需求。尤其是实验还证明,由这些人造“母猴”养大的小猴,虽然小时候看不出明显示的异常,但长大后却不会当父母,其中许多母猴甚至不会生育。婴儿也象小猴一样,有着基本的与他人接触、互动的生物和情感需求。二、社会化的社会文化

4、因素1、文化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屮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文化对人的作用直接表现在:(1)通过文化传承,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2)向个人传递本群体或民族的行为价值准则;(3)使个人能够顺利地与他人及群体建立社会联系。这一切都决定了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化因素。2、家庭从儿童一出生起,家庭便赋予他包括种族、阶级、宗教、经济状况、地区等在内的多种社会特征。3、学校4、同辈群体同辈群体,又称同侪群体,同龄群体或伙伴群

5、体。它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同辈群体在社会化中所以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基本原因在于:(1)同辈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群体,它是由个人自由选择的,因此,往往易使其成员产生较高的心理认同感;(2)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价值标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榜样,自己的语言、交往方式、消费方式乃至服装和发式,青少年的同辈群体在这方面尤为明显,并往往因此构成了独特的亚文化群体;(3)同辈群体的社会化极少带有强制的性质,它往往是在其成员对个人的社交、安全、尊严、优越感的满足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的。5、职业背景6、

6、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插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书籍等。它可以同时、迅速地向人们传递有关社会事件与社会变革的信息,提供社会角色模式和流行的价值观。第四节社会化的类型与历程一、社会化的类型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它涉及一个人生活的所有方面。人们一般以社会化的内容为标准,将社会化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政治社会化、道徳社会化、民族社会化、法律社会化、职业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等。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人逐渐接受被现在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

7、程。社会政治角色的形成:政治社会化的过程是双向的:个体在政治社会化的同时,会经过口己的主观能动作用,整合社会的各种政治观点,分析各种政治关系,形成自己独立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并反作用于社会政治。这种既接受社会的政治改造同时乂改造社会政治的互动的政治角色的形成过程,是政治社会化的实质所在。政治社会化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及其政治制度的稳定,以及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的高低。二、社会化的历程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人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婴儿期:该阶段从出生持续到1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获得基本信任与克服不信任。童年期:从1岁到3岁左右,其具体内容是

8、使儿童获得自主性,避免产生怀疑和羞耻感。学前期:4—6岁之间。获得主动性并克服内疚感。学龄期:6J2岁之间。核心问题是克服自卑感而获得勤奋感。青春期:该阶段发生在12-20岁之间,其核心问题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