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评估权重设计ahp法之改进

政府绩效评估权重设计ahp法之改进

ID:42570981

大小:20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17

政府绩效评估权重设计ahp法之改进_第1页
政府绩效评估权重设计ahp法之改进_第2页
政府绩效评估权重设计ahp法之改进_第3页
政府绩效评估权重设计ahp法之改进_第4页
政府绩效评估权重设计ahp法之改进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府绩效评估权重设计ahp法之改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政府绩效评估权重设计中AHP法之改进一、绩效评估:如何科学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在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屮,一直存在着一个困境:评估指标的权重怎样摆脱领导主观确定?怎样使绩效评估的权重确定真正具有科学性。在一些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实践中,采用群体打分方法来确定绩效评估各指标的权重,这种采用“基数方法”聚合群体决策的做法在1930年代以来一直受到主流经济学、政治学的批评。上述困境的存在是公共管理中绩效评估难以广泛推进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在美国目前所使用的一些重要的政府绩效评估方法中,仍然是采用主观定权重的方法:例如“项目

2、等级评估工具实际上是一套问卷系统,共分为四个部分:即目的和设计、战略规划、管理、结果和责任,各部分权重依次是20%、10%、20%和50%;四部分由30个问题构成,每组问题得分从0分到100分不等;把每组问题的得分与其权重相乘,就得出项目的综合得分;最后再把项目综合得分转换为相应等级即“有效”(85-100)、“中度有效”(70-84)、“勉强有效”(50-69)和“无效”(0-49)四个等级。”tl]我国许多政府绩效评估往往都是由个别人(领导或专家)主观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这样主观确定权重的做法,既在理论上

3、缺乏科学性,难以服众;在实践上也往往会挫伤一些部门的积极性,甚至产生负激励效果①。对于绩效评估指标的权重设计,学术界做了积极的、大量的探索。其中美国学者萨特(T.L.saaty)于1970年代创建的层次分析法(AHP法),采用民主决策方法来确定绩效评估中各指标的权重,IT前该方法在政府评估探讨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查阅到层次分析法的相关论文达到900多篇,而且大多数都是2006年以来发表的论文。在这些论文屮,将层次分析法用于政府绩效评估的论文有30多篇②。笔者在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研究

4、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发现该方法存在一个重要缺陷,本文将提出对这个缺陷的改进方法,这个改进方法己经用于对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取得较好的效果。下面介绍本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讨。二、对绩效评估权重设计困境的分析美国学者萨特(T・L・saaty)于1970年代创建的层次分析法(AHP),尤其是该方法提出的一致性检验,使层次分析法的科学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受到学界广泛的认同,在政府绩效评估的权重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萨特为什么没有采用对不同因素打分的方法?显然他熟知公共决策(公共选择)中的人际效用比较理论。(一)萨特(

5、T.L.saaty)层次分析法的构建背景1、人际效用比较的度量一一基数论或序数论冷: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6BZZ027)的阶段性成果;木文获得中山人学第二期985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资助。①蔡立辉.袁政,2008年1刀ZH市某部门绩效评估访谈记录.2007年GZ市HP区政府绩效评估访谈记录*注:木文是笔者和蔡立辉教授承担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研究项冃经验、理论的总结。②①比如:崔述强、王红、崔萍等,中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研究,2006(03);彭国甫,李树丞,

6、盛明科,AHP法在城市政府管理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电子科技人学学报,2007(01)公共选择理论对人际效用比较做了系统的研究,该理论的有关核心内容,是对社会福祉函数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社会福利函数的研究在相当程度上吸取了(旧)福利经济学到新福利经济学人际效用比较的相关成果。(旧)福利经济学的主要特点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根据已确定的社会目标,建立理论体系;以边际效用基数论或边际效用序数论为基础,建立福利概念;以社会FI标和福利理论为依据,制定经济政策方案。边沁((JeremyBentham,

7、1748—1832)提出的功利主义原则是旧福利经济学的哲学基础。边沁认为人生的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幸福,增加幸福总量。幸福总量可以计算,伦理就是对幸福总量的计算。在价值衡量方法上,旧福利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ArthurCecilPigou,1877-1959)承袭了边沁的观点,认为福利是对享受或满足的心理反应,福利有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之分,社会福利中只有能够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才是经济福利。庇古认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效用是可以度量的、可加的、可比的并且满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庇古关于效用可

8、以度量的观点,被现代学者称为基数效用学派,这也是与后來的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的“新”福利经济学的主要区别点。旧福利经济学有三个核心假设,第一,个人福利可以采用基数的形式进行衡量;第二,不同人的福利可以加总,并得到社会总福利;第三,补偿检验。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政策会使一些人的福利改善,另一些人的福利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判断这项政策的效果呢?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希克斯等人提出的补偿检验认为,如果受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