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545629
大小: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7
《高校扩招形势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校扩招形势下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摘要]:在严峻的扩招形势下,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试从扩招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挑战入手,构建适应新形势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关键词]:高校扩招;就业指导;构建;体系近儿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高速发展,1998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大约为78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足8%,经过连续几年的扩招,〜年,扩招后的第一届毕业生(专科第二届)开始择业,人数达到了212万,比2002年增长了67万,增幅为30%,〜年全国的就业人数达到了280万。据统计,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离校时未就业人数为34.5万人,以每年70
2、%就业率计,2002年未就业人数为36.9万人,〜年将达到52.5万人,〜年将达到69.6万人,〜年将超过75万人,就业形势不容斥观。面对扩招后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形势,如何科学指导,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成为了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我校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尝试,初步建立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使毕业牛就业工作基木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一、扩招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面临的挑战1、人才素质偏低。连续几年的扩招,使高等学校的投入远远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要,大批高校办学条件严重不足,超负荷运转,学校拥挤不堪。在师资方面,高校师生比不同程度地出现失调情况,师资结构性短缺较为明显,大部分基
3、础课教师严重短缺,尤其如外语、体育、数学和专业课教师等,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办学设施方面,虽然各高校近儿年来加大了投资力度,对学校的办学设施进行了改造、扩建和新建,但学生激增,致使学生教室与宿舍严重不足。另外,高校的教学用房、图书藏书量、体育设施及器材、实验室、机房等无法满足迅速增加的学生需要(基础设施老化的问题也很突出);尽管学校也不断地加大投入,但实验室、运动场等设施跟不上扩招的脚步,这样的情况下,人才培养质量势必让人担忧。有些学校不是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增加招生人数,而是从学校自身的能力出发,追求“短、平、快”,什么专业热门、节省成本,就扩招什么专业,如经济、管理
4、、外贸、金融等等,盲冃的扩张带来了恶果:加剧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矛盾,造成更大数量的毕业生难以就业。2、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观念的变化。由于招生规模骤然扩大,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成倍增加,而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成倍增加(反过來是学校要求社会容纳更多的毕业生就业,显然本末倒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法跟上高校扩招的速度,导致出现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局面。作为市场买方的用人单位,在用人的层次结构、录用标准、选聘方式、雇佣条件等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更有甚者,人才供应量的大量增加,使许多单位在选择大学毕业生方面出现了不切实际的“人才高消费”,一味追求高学历,动不动就招研究生或
5、优秀的木科生,提出英语六级、计算机三级等高要求;有些用人单位“用工”观念有所变化,愿意招聘一些有工作经验的中专、技校的学生,这样既省去了大量的培训费用,又可避免应屈毕业生刚培训成为熟练员工而又跳槽所带来的风险,这又使相当多的一批高校毕业生失去了就业的岗位。3、精英教育给毕业生遗留下来的观念根深蒂固。相当多的毕业生希望留大城市,进机关、事业单位,或至少要去大公司、大企业。他们希望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福利待遇高、有出国机会或离家比较近等。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的基层单位,尽管急需专业人才,但却少有人主动问津,无奈应聘去的人才也极易流失,致使这些急需人才的地方“要不到,分不来,留
6、不下,用不上”。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以往的精英教育给毕业生遗留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择业观陈旧。有一部分毕业生不愿到艰苦行业和生产第一线就业,只顾眼前利益,追求高待遇、高福利,从而导致人才市场供求失衡,人才高消费与低学历人才闲置现象并存,人才奇缺与人才浪费和流失的现象同在,这种高期望值和陈IH的择业观俨然己成为高校毕业生尤其是专科毕业生就业的“拦路虎”。二、构建适合扩招形式下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1、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就业市场调查,形成反馈机制,完善学校教学培养模式。加强对已走向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意见和要求,
7、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反映,是高校对社会经济发展适应程度的重要表现,因此,高校要通过跟踪调杳,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提高培养质量,增强竞争实力,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应及时了解和跟踪市场信息,把握政府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与有关行业和用人部门相互挂钩,并主动与政府的人事、劳动、统计等职能部门和新闻媒体联系,了解社会用人信息,以此作为专业调整的依据。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与经济社会的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是否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