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534619
大小:49.5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7
《教改环境下小班化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教改环境下小班化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八十年代,美国的部分州开展了缩小班级规模从事课堂教学的实验,随后其他国家也相适应的开展了“小班”实验。目前美国中小学平均班级规模是25个学生(九十年代后期曾提出应缩减到18人),德国平均为25个学生,英国为20到25人,加拿大25到30人。国外小班化教学研究表明:小班化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丰富个性发展等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对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资源等有实质性突破。 中国进入“十五期间”,社会、经济和教育的发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独生子女的增多,“
2、入学高峰”已过,学生人口数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时代对现代教育提出了培养“富有个性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的目标,人们对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迫切,“精品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新热点。教育改革中的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针对如何面向全体,如何因材施教诸多问题深入研究成为工作中的一大课题。1996年,上海率先进行小班化教学实验研究。北京、杭州、南京先后相继开展,此后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许多有条件的农村和城市(如大连市)学校在借鉴的基础上大胆的实践,走出了顺畅的教改之路。小班化教育成为中国教育的一场革命。
3、 一、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和政策支撑 (一)、小班化教学的定义 1、从组织形式看,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相对较少,一般在25人左右。 2、从教学内涵看,基本特征是教学面向学生个体,继而面向全体。 3、从教学策略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 小班化教学定义:小班化教学是在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的教学单位中面向学生个体,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的教学活动。 (二)、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1、小班化教学吸取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
4、模式的精华,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发展学生的动机和兴趣;吸取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综合型教学模式的优点,兼顾教和学两方面的作用,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因材施教等多种教学原则。 2、心理学理论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越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皮格马利翁效应)。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量的相对减少,使得教师更有时间和精力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跟踪学生的发展轨迹。 3、教育学理论基础 “新基础教育”(叶澜教授)认为: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
5、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内在关系是教学过程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多向互动,动态生成”是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小班化教学使得学生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 (三)、小班化教学的政策支撑 1、我国的教育方针 我国从国情出发,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学说,明
6、确提出了“受教育者要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这对小班化教学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索”的教育理念正是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教学
7、策略。 3、我国现阶段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公平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同样对小班化教育构建了强有力的政策框架。 (四)、小班化教学的策略优势 1、从儿童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来看,小班化教学,在人数少和空间相对有利条件下,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2、从学生的个性发展来看,小班化教学能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的机会张扬个性,
8、表现自我。在教师的作用下,他们的表现更为主动和积极,参与面更广,个性更为鲜明,能使学生愉快、自主地学习、成长,使学生思维更敏捷、更聪慧,个性更张扬、更解放。 3、从课堂的角度看,教学的空间增大,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