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81646
大小:36.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5
《三年级上册古诗翻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翻译: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翻译: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注释: 1、萧萧:风声。2、动:打动。 3、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4、挑:捉。5、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6、篱落:篱笆。 赏析: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
2、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文学家·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翻译:独自漂泊在外作异乡之客,每逢佳节到来就更加思念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翻译:遥想家乡的亲人们今天都在登高,遍插茱萸时唯独少我一个人。【前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篇之一。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
3、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注释】⑴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想念。 ⑵异乡:他乡、外乡。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⑶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⑷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望天门山》唐代文学家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
4、水东流至此回。 翻译:天门山从中间断裂,是楚江把它冲开,碧水向东奔流到这里回旋徘徊。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翻译:两岸边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我乘着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注释:⑴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⑵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5、。开:劈开,断开。⑶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 并更加汹涌。 ⑷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⑸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饮湖上初晴后雨》宋代文学家·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翻译:水光潋滟晴方好, 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山色空濛雨亦奇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
6、宜。翻译: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注释】1、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2、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3、方好:正显得美。4、空濛:细雨迷蒙的样子。濛,一作“蒙”。5、亦:也。6、奇:奇妙。 7、欲:可以;如果。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8、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