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散文之孟子、墨子、韩非子

诸子散文之孟子、墨子、韩非子

ID:42468408

大小:417.06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15

诸子散文之孟子、墨子、韩非子_第1页
诸子散文之孟子、墨子、韩非子_第2页
诸子散文之孟子、墨子、韩非子_第3页
诸子散文之孟子、墨子、韩非子_第4页
诸子散文之孟子、墨子、韩非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诸子散文之孟子、墨子、韩非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诸子散文之《孟子》、《墨子》、《韩非子》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山东邹县)人。幼年家境贫寒,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自称孔子的“私淑弟子”。孟子主张“仁政”与“王道”。后世尊为“亚圣”。孟子曾率弟子周游列国,宣扬仁政。但仁政在急剧变革的战国时代难以推行。孟子约65岁时回到邹国,专心从事教学和著述。终年84岁。周游列国,宣扬仁政孟子思想“仁政”与“王道”——思想核心民本思想:孔子讲“使民以时”,孟子进一步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保民而王”。性善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2、无恻隐之心者非人也”。“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散文特点一、善于类比推理,引君入瓮。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司法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梁惠王》)二、善用比喻说理。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原野)也。戴盈之(人名)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也。’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

3、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滕文公》)三、情感充沛、词锋犀利、有浩然之气。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乐)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墨子墨子(约前468-376),名翟。墨子提倡的尚贤、尚同、非攻与儒家近似,其兼爱、节用、节葬、非乐与儒家对立,被儒家斥为异端。墨子平等、博爱的思想与现代民主思想。非乐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

4、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节葬古者圣王制为节葬之法曰: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堀穴深不通于泉,流不发洩则止。死者既葬,生者毋久丧用哀。足以朽肉:使骨骸能腐朽。流不发洩则止:腐气不发泄到地面即可。兼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韩非子韩非(约公元前280—233),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曾

5、师事荀况,与李斯是同学。战国末年,韩国屡遭强秦侵凌,韩非不见用于韩王,著书立说,后为李斯所害。秦始皇很欣赏韩非的学说,以之为治国依据。韩非的思想1、法、术、势并重。尤重“君人南面之术”。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人臣之於其君,非有骨肉之亲也,缚于势而不得不事也。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为人主而大信其子,则奸臣得乘于子以成其私。为人主而大信其妻,则奸臣得乘于妻以成其私,夫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2、集权主义。“强公室,杜私门。”3、奖励耕战,富国强

6、兵。《韩非子》散文的艺术特色1、逻辑严谨,条理清晰,论证严密。2、善用故事和寓言说理。3、语言峻峭洗炼,笔锋犀利。先秦诸子总结:论六家要旨(司马谈)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涂。”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

7、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复习参考孟子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墨子的哪些思想是与儒家对立的?墨子是否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平等博爱思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是否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