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64635
大小:39.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5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子课题《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1、2009年4月以來,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等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认识,相继出台文件,提出了“减负增效”这一口标要求,文件屮指出:“要把'减负增效'这一命题作为一项实施长效管理的制度、一项推进素质教育的抓手。”可见,“减负增效”是变革饱受争议的教育教学现状的冇效途径与方法。“减负”的原点在于“增效”,变革的阵地在于课堂,“高效课堂的研究”一定会成为贯彻与推进“减负增效”的重要载体。2、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述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少、慢、差、费”的不合理现
2、象还时有发生,学生的学习负担还比较重。I大I此,只有设法提高教学效率,才能真正达到减负的目的。3、我校是一所冇着百年积淀的公办学校,教学质量固然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然而随着我们这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越來越清醒地认识到:只冇真正的减负增效,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学校才能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不竭的动力和强大的后劲。我们把目光投向课堂,先期在语文学科上进行努力地尝试与探索,期待开辟一条“高效”的课堂教学Z路。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1、有关概念的界定(1)高效:效能是指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高效指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效益比较高。
3、(2)高效课堂:这里的高效是相对于现在课堂中普遍存在的低效。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与作用,在规定时间内最人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最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2、研究目标通过研究,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全校甚至全区内推广,真正地做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
4、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2)教学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要达到教学最优化的口的,就必须分析学生状况和教学任务,明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方式,拟定教学进度,对教学结果加以测定和分析等等。要达到最优化的关键:一是分析教材中主要的和本质的东西,确保学生能掌握这些内容;二是选择能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方式,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5、(3)有效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①“冇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②“冇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③“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④“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4)有意义学习理论。迈耶认为,教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帮助学习者选择有关信息、组织信息及整合信息才能促进有意义学习。有意义的学习依赖于学习过程小知识的主
6、动建构。促进有意义学习的三种外部条件有:"(1)学习材料具有实质的意义。(2)学习者需要帮助。(3)测验所评估的是有意义的学习。”四、课题研究的价值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捉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乂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我们期待这样的教学:见解深刻、
7、独具慧眼、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充满智慧、精益求精,让学生充满梦想和希望。抛弃无效和低效教学,从冇效教学走向高效教学,也就意味着教师从普通教师走向优秀教师;从优秀教师走向教学名师;从经验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任何课程改革、教学改革都是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专家型教师的呼唤!五、课题研究的目标1、关注教学效益。本课题从教育部减负增效相关规定出发,审视我校现有的课堂教学状态,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途径,做到高效的教的策略和高效的学的策略的互动促进,从而归纳出有一定规律的符合我校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制定岀一套相应的高效课堂教学评
8、价休系,用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估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2、关注学生发展。设想通过木课题研究,从学生角度看教学,真正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方法,在最大程度上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健康、持续的发展。3、关注教师发展。教师是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研究能力是教师必备的素质。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