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51086
大小:63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15
《血吸虫肝硬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血吸虫性肝硬化放射科郑小龙2014-11-04血吸虫病在我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云南、四川、浙江、广东、广西、上海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严重流行。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6种,我国以日本血吸虫流行。一、流行病特征:二、流行环节传染源:日本血吸虫属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终宿主包括人和多种家畜及野生动物,其中,病人和病牛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在传播途径的各个环节中,含有血吸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钉螺的存在以及群众接触疫水,是三个重要的环节,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人体感染
2、血吸虫的方式一般可分为生产下水和生活下水两类。易感人群:不同种族和性别的人对日本血吸虫均易感,但在流行区域,人对血吸虫再感染的感染度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自尾蚴钻入皮肤,经童虫移行并发育为成虫,成虫成熟后交配产卵,虫卵沉积于肠道与肝脏等处组织内,血吸虫生活史中四个发育阶段均可造成人体损害,但前三者所造成的病变,或为一过性,或较轻微。唯虫卵沉积于组织内所诱发的虫卵肉芽肿反应乃是本病的基本病理改变。三、血吸虫发病机制:虫卵肉芽肿:虫卵除可沉积于直肠、乙状结肠、升结肠、阑尾、回肠末端及肝脏外,还可沉积于肺和脑等组
3、织。沉积于各处的虫卵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基本相似。血吸虫病引起的肝病变,为早期肝肿大,表面可见粟粒状黄色颗粒(虫卵结节)。晚期由于门静脉分支周围大量纤维组织增生,肝变硬、缩小,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形成血吸虫性肝硬化,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使食管下端静脉及胃底静脉曲张,脾因门脉高压而淤血肿大,可引起脾功能亢进。血吸虫引起的异位损害以肺和脑部最多见,肺内可见粟粒状结节及结节周围渗出性炎症,脑部可出现不同时期的虫卵结节和胶质细胞增生。1、血吸虫肝病急性早期阶段,主要表现在急性嗜酸性肉芽肿形成阶段。有学者曾描述过其影像
4、表现,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周围可见环形强化,病灶中央密度较低;静脉期病灶中心密度可略升高,病灶周边环状强化迅速消失;延迟扫描病灶为较低密度。因其缺乏特异性,易发生误诊依靠cT难以做出正确诊断。四、血吸虫病CT表现2、血吸虫肝病晚期阶段即血吸虫性肝硬化阶段,由于炎性肉芽肿形成在肝内出现结节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时出现环状强化,其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间壁出现钙化,由于病灶间相互连接,钙化进程不一,则构成线条状、网格状、地图状等形态。当虫卵在汇管区沉积,也可引起相似改变。由于纤维化致肝叶体
5、积缩小,出现各叶大小比例失调、肝裂增宽。虫卵沿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的过程中,沿途沉积于血管壁,最后也形成钙化,钙化形态由血管走向所决定,另外如虫卵沉积在肠壁则出现肠壁线条状钙化。3、肝硬化继发性改变:门静脉高压表现:腹水、脾肿大、静脉曲张。4、异位血吸虫病:重度感染时,童虫也可能在门脉系统以外寄生并发育为成虫,也可以引起虫卵肉芽肿反应;当肝纤维化引起门-腔静脉吻合支扩张时,肠系膜内的虫卵可能被带到肺、脑或其他组织,造成异位损害。人体常见异位损害部位为肺和脑。↗↙↖↑↑↑与肝炎肝硬化鉴别:血吸虫肝病晚期肝表面
6、局限性隆起较一般肝硬化显著,致肝表面呈深分叶状或驼峰状。而不成细颗粒状,这与门静脉肝硬化不同。当然相关的临床病史是最好的鉴别依据。謝謝!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