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45768
大小:44.8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5
《傳統社會主義公民教育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傳統社會主義公民教育剖析作者簡介:□魏偉(1980-),女,安徽淮北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哲學摘要:蘇聯公民教育是在傳統社會主義體制下的一種不成熟的探索,它為我們審視傳統社會主義公民教育提供瞭一個視角。蘇聯式傳統社會主義公民教育,呈現彰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堅持集體本位價值取向、註重公民勞動實踐等諸多特征。蘇聯式傳統社會主義公民教育存在僵化、教條化傾向以及公民文化建設錯位等失誤,教訓是深刻的關鍵詞:社會主義;公民教育;蘇聯分類號:D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1605(2012)01-0025-04
2、蘇聯在20世紀30年代形成瞭以完全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和嚴格的行政命令制為特點的傳統社會主義發展模式。蘇聯式傳統社會主義公民教育是這種體制下進行的一種不成熟的探索。隨著蘇聯的解體,這種傳統社會主義公民教育走向歷史的終結。以蘇聯公民教育為視角,就傳統社會主義公民教育進行歷史反思,對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公民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一、蘇聯式傳統社會主義公民教育的認識誤區關於蘇聯式傳統社會主義公民教育,學術界有兩個誤區必須予以澄清。一種觀點認為蘇聯作為社會主義國傢不存在公民與公民教育。尤其在一些西方學者看來,近代社會''公民”這一身份,就是在人類進入資本主義政治狀態之後,每個個體作為公共權
3、力與法的所有者所具有的一種特定產物。公民教育隻存在於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公民將終結於資本主義社會。“自由民主國傢最典型的公民是'最後之人',一種由現代自由主義締造者塑造的人,他把自己的優越感無償獻給舒適的自我保存。”[1]這種觀點的誤區在於沒有擺脫資本主義公民觀的理論束縛,忽視瞭後封建社會時代公民與公民教育的普遍性。根據歷史唯物主義原理,在資本主義社會向共產主義社會過渡的歷史階段中,尚存在著一個需要政治的社會主義社會形態。這也就意味著社會主義社會需要以規定權利的方式,來界定人與人之間關系,社會主義社會也存在公民。由於建基於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之上,在社會主義的公民關系中,已經不再存在人與人之
4、間對立的關系,但是由於社會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對自然的改造能力尚未發展到可以完全平等地為每個社會成員提供充足的物質條件的一種社會形態,因而社會主義仍需借助公共權力維護每個社會成員的利益。社會主義在人類社會走向自由人聯合體進程中的過渡意義,在於它以每個公民行使政治權利的方式,使法成為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工具,從而使每個公民真正成為社會的主人。隨著社會主義社會人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斷提高,人的道德力量將作為人的主體能動性的表現形式不斷地發展,而當人的道德自覺成為調節人與人之間關系的惟一的社會機制時,公共權力與法將退出人類歷史。在共產主義社會,公共權力和法的消亡意味著權利的消亡,這個社會既不需要用法律
5、界定權利的方式來規范個體之間的關系,也不需要以賦予權利的方式來規定個體與整體的關系,人的道德將成為這個社會協調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唯一機制。在自由人聯合體形成之前,公共權力與法律在協調社會主義社會關系方面仍起重要作用。這就意味著作為政治術語與法律術語的“公民”以及政治實體與法律實體中的公民關系在社會主義社會中依然存在,從而決定瞭社會主義國傢公民與公民教育存在的歷史必然性。在傳統社會主義社會,公民教育主要通過顯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來實施,但是,並不能因此而否認傳統社會主義存在公民教育另一種觀點雖然承認蘇聯存在公民教育,但是認為蘇聯公民身份具有虛假性,蘇聯式社會主義公民教育是一種扭曲的、機械的共和主
6、義公民教育。“如果教化教育是一條生產缺乏判斷能力的'機械公民'的生產線的話,它所生產出來的產品也就缺乏公民品質中至關重要的一種成份。我們也就可以把極權主義的教化教育歸結為一種扭曲的公民共和主義教育。”[2]這種觀點站在資本主義自由化的立場上詆毀蘇聯式傳統社會主義公民教育,其雖然承認瞭公民教育的普遍性,但是卻忽視瞭公民教育的特殊性。教育總是與一定社會的意識形態相關聯的,在階級社會中不可能存在純粹的超越意識形態的教育,公民教育自然也不例外。不同歷史文化、不同政治文明國度的公民教育理念與實踐模式必然是不同的。西方公民教育根植於西方歷史文化傳統,是西方進行政治社會化的重要途徑。當今資本主義國傢公
7、民教育的理論建基於自由主義公民觀與共和主義公民觀融合的基礎之上。自由主義公民教育的目的是培養遵紀守法、按照正義規則行事的消極公民。就公民德性教育而言,自由主義者反對政府以強制的方式灌輸某種特定價值觀。自由主義者認為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裡,價值觀念是多元的,國傢對於公民價值觀念的選擇應該保持中立態度。共和主義公民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具有公共精神的積極公民,即公民要對國傢、民族有認同感,公民要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公民要有較高的社會公德意識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