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440992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5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谢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息技术教学案例双庙明德学校谢洁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已在广大中学信息技术课中使用。实践表明这是在信息技术这门课屮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描述(一)在七年级有一课是教学生如何申请免费邮箱,并通过自己申请的邮箱发邮件到指定的邮箱。我下午一共是两节课,分别是一(2)班一(3)班的。第一节是一(2)班。在给一(2)班上课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是传统的讲授法。也是就说,我叫同学们打开某个网站,然后点击那个连接,我讲一步学生操作一步。跟着我的思路走。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比如“此用户名已存在”等小问题。但我还是要下去给每个同学解释。最终把自己搞的很累,自己累点能出成果那也可喜。
2、但一堂课下来效果并不好,到课后只有二十来位同学成功的申请了邮箱并发送了邮件。接下去的一节课是一(3)班的。因为上节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我在接下去的一堂课中想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所以在给一(3)班上课的一开始我就提出一个情境:因为都是新来的学生,因此同学们可能会对我有一些建议和意见。同学们可能当面不好讲,因此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来实现。在这么一个真实的情境下,我要求同学们自己参考旁边的同学自己在网上申请一个免费邮箱并给指定的邮箱发送邮件。看谁最早完成。接下去学生就自己开始上机操作。当有某位同学成功发送邮件后我就不止一遍的大声讲我已经收到了某某的邮件了,然
3、后这样我不断的刺激下面还没有发送成功的学生,“驱使”他们去通过各种方法来完成这个“任务”。最后,一节课下来全班基本上都能成功的发送电子邮件。反思分析:现在反思起来这两个案例可以说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两组织对比实验。第一个案例是采用任务驱动和不采用任务驱动的对比实验,结果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效果较好。第二个案例是在采用“任务驱动”法但没有营造良好的情境与案例一营造良好的情境形成一组对比,结果营造良好情境的“任务驱动”课取得成功。反思:(一)在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创造真实,良好的情境。因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
4、。所以,要让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首先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进入学习的境界。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和联系,因此,我在上课的导入时,创设一个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学习的兴趣是相当重要的。此外还要在驱动的过程中不断的给学生刺激。(二)在采用“任务驱动”发的时候要设计好任务我认为任务的设计要具备以下四点:1、教育性,任务的教育性体现在任务的实施与完成过程中,传授或渗透给学生的思想教育、信息素养教育等内容,做到寓徳于教。2、科学性,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信息技术学科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
5、点,由浅入深、合理安排。3、实用性,任务的实用性指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计算机的一些简单任务(如电脑绘画、文字处理、电子报刊等)。4、开放性,设计任务时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学生有发挥创造能力的机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