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云南省泸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政治-云南省泸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ID:42426433

大小:5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14

政治-云南省泸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政治-云南省泸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政治-云南省泸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政治-云南省泸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政治-云南省泸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云南省泸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云南省泸水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徳高望重的老前辈。那吋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回答1〜2题。1、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A.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B.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屮形成的C.认识世界、办

2、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这启示我们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B.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C.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3、对于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的进步推动着具体科学的发展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D.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4、在实际

3、生活中,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白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关系。上述材料体现了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屮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5、柏拉图认为:“一切感官所得都屈于现彖,宇宙的根本是绝对理念。”王夫之却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柏拉图、王夫之两个人的观点分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

4、心主义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C.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D.一元论与二元论6、“自然神就是自然本身,人神就是人本身S下列与这一观点相同的一组是①气者,理之依也②天命难违③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④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有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共同点在于A.都否认物质决定意识,都屈于主观唯心主义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D.都承认意识是世界的本原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哲学都可

5、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9、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理,其最基木的属性是A.客观性B.主观性C.实践性D.革命性10、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包含哲理相一致的是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沉盘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1、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口

6、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诗句表明A.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2中B.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A.任何事物都只是相对静止的B.静止的事物是不可能存在的12、《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了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來C.意识的内容來自客观存在D.人们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13、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①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②物质的唯一特性③世界万物的共

7、同属性④物质的固有属性A.②③B.③④C.①③D.②④14、“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來源C.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15、屮国人对太空有着独特的情怀。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将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说明①认识是发展的,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②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③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而

8、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6、《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A.自然界的变化是杂乱无章的B.客观规律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C.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D.自然界的发展是客观的17、三角形内角Z和等于18()。,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