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孙权劝学、口技、狼》期末复习

《伤仲永、孙权劝学、口技、狼》期末复习

ID:42416970

大小:188.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4

《伤仲永、孙权劝学、口技、狼》期末复习_第1页
《伤仲永、孙权劝学、口技、狼》期末复习_第2页
《伤仲永、孙权劝学、口技、狼》期末复习_第3页
《伤仲永、孙权劝学、口技、狼》期末复习_第4页
《伤仲永、孙权劝学、口技、狼》期末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伤仲永、孙权劝学、口技、狼》期末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伤仲永》复习一、解释加点词的意思。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吋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

2、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焙(),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乂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二、翻译下列句子。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4、父利其然也,H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5、令作诗,不能称前时Z闻。6、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7、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乂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8、泯然众人矣。三、选择题1、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方仲永幼时天资过人,后來却因其父“不使学”反落为平庸无奇Z辈。A.作者先后三次和方仲永见面,发现他的文才下降很快,一次不如一次。B.《伤仲永》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事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C.《伤仲永》屮,作者认为天资一般的人如不接受教育结果将更加糟糕。2、选出卜'列说法止确的一项()A.本文详略得当,略写了方仲永才能初需时的情形,详写了他后来的变化和结局。B.“世隶耕”既衬托了方仲

4、永的非凡天资,又为写他到我家来求见我作铺垫。C.《伤仲永》结尾部分先总结方仲永的悲剧,再分析一般人,由特殊到一般。D.《伤仲永》的语言平实、精当,叙述故事冷静客观,不带任何私人感情。3、对《伤仲永》一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方仲永由一个神童变成一个平庸之人的原因在于他的父亲对他不加教育和培养。B.我们从方仲永这个故事要得出这样的道理:一个人无论先天条件怎样好,都不能放松后天的学习。C.这篇文章说明了一个道理:“受Z天”比“受Z人”更重要。D.《伤仲永》是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作者主要议论了后天学习对人成氏的重

5、要性。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题目《伤仲永》中的“伤”是“为……感到悲伤”的意思,流露出作者对方仲永才华泯灭的悲伤之情。B、“即书诗四句”、“邑人奇之”这些语句,充分表现儿童时代的方仲永的神奇。C、“父利其然也”、“不使学”,方仲永父亲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是他才能衰退直到泯灭的最主要原因。D、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重视后天的教育,也会变得平庸。5、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隶耕”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份家庭环境,既衬托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

6、的家庭背景。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曲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6、卜•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止确的一项是()(3分)A.题目屮的“伤”字具冇多层意蕴。首先是表层的,为仲永这样一个天资聪颖的儿童最终沦为众人感到惋惜;进一层,是感僦仲永虽有天赋,却没有遇上有利于他成长提高的环境。B.“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

7、,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D.最后一段是作者对方仲永“泯然众人”一•事所发的议论,强调了“受之天”的重要。7、选出对文章写作特色分析不止确的一项。()A•文章寓理于事,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B.结尾一段发表议论,画龙点睛,深化中心。C.文章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B.文章先抑后扬,对方仲永的遭遇表示了深深的惋惜。四、问答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

8、人”,原因是什么?3、最后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讲了什么道理?《孙权劝学》复习一、字词解释初,权谓()吕蒙曰:“卿(掌事,不可不学!”蒙睡(((往事(常读书,及(才略(别三日,)岂()邪()耳(□以为大有所益。”蒙丑()。)以军中多务()欲卿治经)!但当涉猎(卿言多务,孰())始就学。)o()今当涂(权曰:“孤)为博士),见())孤?孤即更(兄何见事(全文翻译二、)鲁肃过()寻阳,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