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元杂剧的体制特点[推荐]

元代元杂剧的体制特点[推荐]

ID:42415255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4

元代元杂剧的体制特点[推荐]_第1页
元代元杂剧的体制特点[推荐]_第2页
元代元杂剧的体制特点[推荐]_第3页
元代元杂剧的体制特点[推荐]_第4页
元代元杂剧的体制特点[推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元代元杂剧的体制特点[推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编元代文学第二章元杂剧的体制特点各个朝代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唐诗•宋词•元曲——散曲、剧曲•明清小说元曲——包括散曲、剧曲•散曲——属于诗歌;包括“小令,,和“套数=•剧曲——属于戏曲;即北曲杂剧,即“元杂剧二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代的戏曲种类——除了朵剧以外,述有南戏。散曲•宋词后兴盛起來的特殊的诗体•散曲的每个曲子都有一个曲牌,分属不同的宫调•散曲包括“小令诩“套数俩种主要形式小令•独立的只曲,与词的差别:-用韵加密,儿乎句句押韵-无双调、三叠或四叠的调-可在本调Z外另加衬字,更自地表

2、达思想感情套数•也称散套,rti两首以上的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短的只用两个曲牌,长则可连用几十个曲牌。•“尾”或,尾声”作为最后一个曲牌。第一节元杂剧的兴盛一、元杂剧的兴盛原因1.元杂剧兴盛的内部原因2.元杂剧兴盛的外部原因1.元杂剧兴盛的内部原因——元杂剧是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成熟的戏剧形式。•唐代到宋金——屮国戏曲形成时期_唐彳弋参军戏-宋代矗宋杂剧及英他说唱文学-金代的金院本参军戏:•也称“弄参军⑴始于东汉、盛于唐代的早期戏剧形式。•主要有参军

3、、苍鹘hu两角色。一问一答,科白为主•,渗军,,以滑稽的语言、诙谐的动作进行表演,“苍鹘F朝骂、以砌末敲打“参军",使观众笑乐。•戏剧划分行当之始。宋杂剧:•rti艳段、正杂剧、杂扮三部分组成•艳段类似话本的“入话”•止杂剧演出完整的故事,共有两段•杂扮多为调笑谐谑性质的段子•宋杂剧角色为4・5人金院本:•金院本来自于宋杂剧•南宋时,北方艺人继续演出的杂剧,并逐渐发展形成“院木•“院本沖卩在“行院”中演出的朵剧。“行院"指歌舞行乐Z地。(行hang)鼓子词:•宋代民间兴起的一种说唱伎艺;•用同一词调

4、反复演唱,主要以鼓伴奏;吩说唱相间、只唱不说两种形式;•北宋赵令畤zhi有《商调•蝶恋花》鼓了词,讲述张生、莺莺故事。蝶恋花(第四首)赵令畤庭院黄昏春雨霁。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青翼蓦然来报喜,鱼笺微谕相容意。待月西厢人不寐。帘影摇光,朱户犹慵闭。花动拂墙红萼坠,分明疑是情人至。诸宮调:•宋金时期流行•—人表演、方说方唱、以唱为主的说唱文艺•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的曲子串接联套演唱,与只用一个宫调的说唱形式如鼓子词明显有别,故称诸宫调;•以唱词为主,插入一定说口,叙述长篇故事;•北宋时出现,南宋时传到南

5、方。南方诸宫调主要用笛子伴奏,北方诸宫调则多以琵琶和竽伴奏。•今存完整的诸宫调作品: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属于北方诸宫调,所以又称《西厢搦弹词》或《弦索西厢》。(搦chou)•葷解元,是一位姓董的无名文人。其名字、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可考,人约生活在金章宗时期(即1190年至1208年之间);今存诸宫调作品•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无名氏《刘知远诸宫调》残本;•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今存辑佚木。1.元杂剧兴盛的外部原因(1)元杂剧的兴盛也是社

6、会广泛需求的结果。•下层:元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上层:蒙古贵族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喜爱通俗性、娱乐性、故事性的视听艺术⑵元杂剧创作队伍壮大•蒙古贵族对汉族人、尤其是南方汉族人采取歧视政策;•元代科举长期荒废;•元代汉族读书人的地位相对卑微,被排挤在社会下层。元代的民族歧视四类人的划分:1、蒙古人2、色目人:西北各族3、汉人:主耍指长江以北、原处于金国统治下的汉人4、南人:蒙元最后征服的南宋的汉人“九儒•I•丐”•南宋遗民谢柠fang得:“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丸儘十丐S•南宋遗民郑所南

7、(郑思肖)《心史九缚达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辿、十丐,各有所统辖。’‘•清代赵翼《卩亥gdi余丛考•九儒十丐》“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一些文人为了生计,涌向勾栏瓦肆,与艺人为伍,撰写剧木•文人的介入,提高了元朵剧的艺术水平二、元杂剧的兴盛情况1.元杂剧的分期——前后两个时期《录鬼簿》•元代钟嗣成著;二卷。宝贵的戏曲史料。•记录元代“书会才人”、“名公士夫巧戈曲、散曲作家共152人,作品名目400多种。•是今存唯一一部元人记

8、录同时代戏曲作家作品的著作。记录了戏曲作家的创作活动,评论其作品和风格。•认为戏曲作家虽“门第卑微",但“高才博识,俱有可录”,为“不死Z鬼”。(1)元杂剧的发展前期•元世祖至元年间到元成宗元贞、大徳年间(1279-1308)•据《录鬼簿》载,此时剧作家56人,作品337种•元杂剧屮心在北方的大都•主要剧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高文秀、石君宝、纪君祥等。•元代前期是元朵剧的黄金时代。(2)元杂剧的发展后期•元成宗大徳以后至元末•元杂剧中心在南方的临安•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