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文学》教学大纲

《宗教与文学》教学大纲

ID:42400293

大小:4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4

《宗教与文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宗教与文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宗教与文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宗教与文学》教学大纲_第4页
资源描述:

《《宗教与文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宗教与文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宗教与文学英文名称:ReligionandLiterary课程代码:012921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学分学时数:2学分36学时(理论讲授34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修订人:韦世柏修订日期:2007年3月10日审核人:徐赣丽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审订人:莫其逊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宗教与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这门课程讨论的是宗教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宗教是社会文化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文学是反映社会与人生的艺术,因此,宗教

2、与文学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了解宗教对文学的影响,有助于加深对各种文学问题的理解。(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宗教与文学的关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对文学体裁的形成与宗教仪式的联系、文学作品中涉及宗教的内容的来源背景及作用有基本的认识,拓展观察文学现象的视野,养成从多角度探讨文学问题的意识。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1章宗教的本质及其表现(理论讲授5学时)了解宗教的本质、构成要素、逻辑结构,神灵观念与神性观念,宗教体验及其表现、原因、对象;宗教的行为表现,宗教的组织制度与各种思想和行为体系。讲授内容:1.宗教的本质、要素与类型。2.宗教的观念与思想。3.

3、宗教的情感与体验。4.宗教的行为与行动。5.宗教的组织与制度。重点:宗教的本质,神灵观与神性观,宗教体验,宗教的理想境界与修行体制。难点:宗教体验。第2章宗教与文学艺术的关系(理论讲授5学时)了解了解宗教与文学艺术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原始艺术与原始宗教的因缘关系,宗教对文学艺术发展影响的再生性。讲授内容:1.宗教与文学艺术的异同。2.宗教与文学艺术起源的关系。3.宗教对文学艺术发展的影响与作用。重点:宗教与文学艺术的渊源关系,宗教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难点:宗教与艺术起源的关系。第3章宗教与神话(理论讲授5学时,课堂讨论1学时)了解神话的意义与类别,原始神话与书面神话的关系,对神话内

4、容的各种理解,神话与宗教的异同。讲授内容:1.神话的意义。2.神话的内容与类别。3.神话的解释。4.神话与宗教仪式的关系。重点:神话解释的各种学说,神话与宗教仪式的依存关系。难点:神话与宗教仪式。第4章宗教与戏剧(理论讲授5学时)了解戏剧形式与宗教仪式的联系,原始戏剧内容与祭祀的关系,戏剧从娱神到娱人演变;中国宗教仪式剧的特征。讲授内容:1.祭祀仪式与戏剧形式的关系。2.从祭神到娱人的戏剧内容。3.巫觋与倡优的戏剧角色。4.中国的宗教仪式剧。重点:戏剧与宗教仪式的关系,宗教观念与戏剧内容、主题;宗教仪式剧。难点:宗教仪式剧。第5章宗教与诗歌(理论讲授5学时,课堂讨论1学时)了解

5、原始文化中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关系,祷颂、咒语与诗歌的关系,史诗与宗教的渊源,诗性思维与宗教思维的关系。讲授内容:1.祭祀与歌舞史诗。2.史诗与神话、宗教。3.禅与诗。4.诗性思维与宗教思维。重点:歌舞与原始宗教活动,史诗与宗教意识,诗歌与禅。难点:诗与禅。第6章宗教与小说(理论讲授4学时)了解中国小说的兴起与佛教传播的关系,宗教意识对小说内容的影响。讲授内容:1.宗教与寓言、故事的关系。2.佛教传入与志怪小说、传奇小说的产生。3.宗教对小说题材、人物、情节、主题的影响。4.佛教思维对中国文学想象力的启发。重点:寓言、故事、志怪、传奇与宗教的关系,佛教思维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

6、难点:佛教思维与中国文学想象力。第7章宗教与文学批评(理论讲授5学时)了解各种文学批评流派与宗教的关系,神话—原型批评与宗教的关系。讲授内容:1.神学的艺术观。2.人类学派、社会学派、功能学派的文学批评。3.神话—原型批评与宗教的关系。重点:神学艺术观,人类学派的文学批评,神话—原型批评。难点:神话—原型批评。三、各教环节的基本要求(一)理论讲授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能力。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二)课堂讨论1.讨论要求课堂讨论是课堂讲授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课堂讲授的必要延伸。本课程的讨论,除专门安排的2

7、学时外,还可视情况在其他课堂讲授时段穿插进行。讨论内容应事先预告,使学生有所准备,以保证讨论的质量与效果。2.讨论内容本课程内容广泛,涉及面较多。选择讨论内容应以学生感觉有疑问、有兴趣,内容本身有探讨价值为依据。(三)作业、答题和质疑1.课外作业:根据讲授内容,适当布置思考题,作为讨论交流的内容。2.答疑和质疑:每次授课结束前留出一部分时间答题。(四)考核方式本课程建议采用考查作业与平时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与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人类学、民俗学等课程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