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

ID:41282568

大小:54.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21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_第1页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_第2页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_第3页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_第4页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宗教与文学都是在一种类似于“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模式中打转,从人类学角度出发,两者的产生都是原始先民剩余精力的投射,其中蕴涵着人们对外在世界,乃至人的精神世界的探索。文学本身寄托着人们对于理想之真、善、美的憧憬,而宗教则是人们超脱痛苦的寄居地,两者都是精神对现实的超越,正如伏尔泰所言“假如上帝确实不存在,那么就有必要创造一个来”。从这种对文学与宗教共通性的认识出发,《宗教与文学》一书认为无论文学还是宗教都是“人本精神的体现”,而且两者都是借助“想象”进行运思,最终达到“潜移情志、感动心灵”的目的,可以说这是从本质、运思

2、方式、终极价值等主要方面对两者的描述。同时,作者又并非一味执著于这种广义的抽象概述,而是将其具体化为对经典问题的讨论,将探索的视角集中在对具体文学样式的考察上,从而使我们对“现象”的认识由抽象变为具体。钱锺书曾化用“以管窥天,以锥指地”之句命名《管锥编》,然而“以管窥天”既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方法,管中之天虽然有限但深刻,虽然主观但灿烂。本书选取了与宗教关系最为密切的诗歌、小说、戏剧三种文学样式进行研究,这三种文学样式的选取仿佛投射出作者的这种抱负。不妨以“宗教与诗歌”部分为例,作者认为佛教的偈颂、《圣经》中的《雅歌》、《古兰经》中的优美

3、韵律都是诗歌的天然样态,并细致分析了各大宗教对文学的影响,其中尤见功力的是将“涉道诗”划分为“文人涉道诗”和“道人诗”两大类,从魏晋时代开始道教的基本思维方式,乃至对“海外仙山”、“羽化飞升”的精神向往便成了中国文人乐此不疲的彼岸情怀,因此“文人涉道诗”便成了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比较而言,“道人诗”的主要目标则是宣扬教义,并未成为文学史的主流。除此之外,这一部分还谈到了基督教、伊斯兰教与诗歌的关系,其中《圣经》的抒情特征、“哀歌”传统以及伊斯兰教苏非派的“神秘诗”都对西方文学产生着持续的影响。该书在微观考察中又是有的放矢的,这突出表现

4、在“宗教与小说”、“宗教与戏剧”两个部分的论述中。在“宗教与诗歌”部分,该书唯独没有涉及佛教与诗歌的关系,而是令其独成一章,这一面可彰显作者对这一问题的情有独钟,也表明他要将“现象”进行到底的决心。作者撷取三大宗教中与中国文化关系最密切的佛教作为考察对象,并以此为基点考察其与文学的相互关系。事实上,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以来,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演变,到了唐代已成了中国人寄托彼岸情怀的理想净土。其对世界的观照方式、基本运思方式、修炼方式都与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异曲而同工,因此佛教(尤其是禅宗)与文学(特别是诗歌)才有了天然的联系。对此作者具体化为

5、佛家偈颂与诗歌表现方式的相似性、僧诗中佛与诗的结合、佛教与文人之诗的关系等几个方面,言简意赅、韵味十足。文学和宗教都是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部分,同为意识形态,就注定了两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它的每一步都几乎受到宗教的影响。文学与宗教关系略谈摘要:文学与宗教在形象思维的想象性和"以人为本原"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二者之间由于紧密联系从而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在宗教教经的文学性上和宗教对文学的影响上都有明显体现;而文学与宗教如此源远流长、错综复杂的关系最终归于两者的终极价值目标的趋同性。关键词:文学宗教比较联系相似性宗

6、教影响终极价值一切事物的特性,只有在相互联系、相互比较中,才能较为全面地显露出来。文学也是这样,只有把它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来考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它的本质而不致被某些固定的模式所局限。在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联系中,它与宗教的关系尤为悠久和密切。然而,文学与宗教又是彼此独立的,我们不能混淆文学与宗教的界限。谈起文学与宗教的大体区分,我们一般都能够较清楚的分辨开来:文学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通过想象和艺术加工得以表现的文字形式;而宗教"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

7、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①尽管如此,文学与宗教又在诸多方面有着相同点,进而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一、形象思维的想象性文学和宗教都采用形象思维,借助想象,创造整个异于现实的新世界。马克思曾提出人类掌握世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理论掌握世界的方式,其特点是抽象思维,另一种是艺术的、宗教的、实践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其特点是形象思维。文学艺术与宗教在审美的层面上能彼此兼融、渗透,正是由于它们具有形象思维的想象性和蕴情性特征。宗教与文学均采取幻想与想象的手段进行虚构,均以人为原型,各自创造出不同的形象--宗教创造神圣偶像,文学创造艺术形象。二、

8、以人为本原如果说思维方法的相近性使文学与宗教关系甚密,那么,"以人为本原"的这种内在一致性,更使文学与宗教在人类文化的大家族中成为了"近亲族类"。文学和宗教不属于经验范围之内的科学理性范围,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