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调节》教学案1

《体温调节》教学案1

ID:42392130

大小:4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14

《体温调节》教学案1_第1页
《体温调节》教学案1_第2页
《体温调节》教学案1_第3页
《体温调节》教学案1_第4页
《体温调节》教学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体温调节》教学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体温调节》教案主备人刘流用案人刘流授课时间总第课时课题第一节人体的稳态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机体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及意义;(2)、理解体温调节的过程;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体温平衡的意义及其调节难点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教学内容个案调整过程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课前引言:1910年英国斯科特(ScottRobertFalconl868~1912)探险队和挪威阿蒙森探险队都宣布将向南极点进军,两支探险队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阿蒙森一行五

2、人,用狗拉雪橇,经过千辛万苦于1911年12月14日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极点的人。而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使用的是马拉和人拉的雪橇,结果马在严寒中陷入了泥沼。他们用雪橇拉着设备,顶风冒雪经过82天,于1912年1月16日终于到达南极点。斯科特探险队在南极探险的路上跋涉了1450km之后,归途中因饥饿劳累倒下。    两支探险队都在零下三十七度的南极艰难跋涉,阿蒙森队的胜利表明人类可以战胜严寒,而斯科特队永远留在了南极也表明如果严寒加上饥饿、疲惫也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地球上的气温可高至60℃,低至零下70℃

3、。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全球,在不同的环境中,人是怎样维持体温恒定的呢?一、人体的体温学生活动:用三种常用测体温的方法,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值,到底哪个是体温呢?教师明确:体温指的是身体内部的温度,即内环境的温度,而上述的三种方法测出的都是体表温度,用于代替体温。指导学生绘制全班同学的体温直观图,提出问题,学生自学:1.选择一个人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2.选择一个家庭的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3.选择同一年龄同一性别学生的个人数据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投影展示并得出结论:1.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

4、有差别,不超过一度。2.不同年龄的人体温有差异,年轻者体温高于年老者。3.体温会有个体差异。4.体温会因活动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被试者应处于平静状态中进行测量。二、人体的产热与散热自学质疑: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安静状态下以肝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产热的主要细胞器是线粒体。产热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学生交流展示得出结论:体温是机体代谢活动的结果,也是生命活动必需的条件。   产热的主要器官是骨骼肌和肝脏。安静状态下以肝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骼肌产热为主,产热的主要

5、细胞器是线粒体。   产热的能源物质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产热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人体散热主要由皮肤经传导、对流、辐射和蒸发完成。教师小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下面等式成立:产热=散热三、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请大家分析:在炎热和寒冷的环境中怎样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呢?将全班同学分为2组,寒冷组和炎热组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展示。学生活动:1.寒冷组(代表发言):寒冷环境中必须增加产热,如骨骼肌会不自主地颤抖,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如几乎不出汗,以减少蒸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从而减少散热;

6、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也可减少热量散失。2.炎热组(代表发言):炎热环境中必须减少产热,如减少运动;炎热环境中可以减少产热,但不产热是不可能的,故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机体的这种产热和散热过程受到谁的控制和调节呢?学生自主发言讲解;精讲点拨: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如37℃)时,血液温度降至37℃以下,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主要通过战栗产热和使皮肤的血管收缩以减少失热,血温增高回到正常的温度。当外界的气温高于人体正常体温(如37℃)时,血液温度升至

7、37℃以上,刺激下丘脑中的热受体,通过增加汗液的分泌及使皮肤的血管舒张以增加散热,血温降低回到正常的温度。教师指导学生绘制如下体温调节的直观图.并请学生补充完整下面这个图形。代谢水平提高体温维持相对恒定寒冷环境↓↑↑↑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肾上腺垂体→→↑温觉感受器↑炎热环境拓展延伸:1.发热后体温一般不超过40℃。体温高于40℃,称为体温过高,体温高达44.5℃而能生存的已是罕见。一般认为人的最高致死体温大约是45.5℃。而人体细胞冷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

8、临床,比如在治疗不育症时使用的精子冷冻、卵子冷冻、胚胎冷冻技术。人体冷冻技术使人的太空旅行有了实现的可能。目前不能确定人的最低致死体温。2.动物会寻求温度适中的环境,如在冷环境中趋向热源,热环境中迁到风口等。动物还有姿势的变更,如暑热时伸展肢体,严寒时则个体蜷缩、拱肩缩背或拥挤成群、踏步或跑动等。人为保温御寒、降温避暑的方法有添衣、脱衣,甚至有安装空调等主动影响环境的行为。本课小结:当外界的气温低于人体正常体温(如37℃)时,血液温度降至37℃以下,刺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