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00442

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00442

ID:42379380

大小:363.00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9-14

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00442_第1页
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00442_第2页
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00442_第3页
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00442_第4页
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00442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0044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现代教育学》全书知识要点梳理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概念的界定(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教育”这一概念理解多样化的原因:(P2,领会)由于教育活动本身比较复杂,且在历史长河中又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人类社会对教育的认识,也一直在发展变化着。1、“教育学之父”的夸美纽斯他在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大教学论》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卢梭发展了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中提出,教育就是要让

2、儿童的天性获得率性的发展。19世纪英国实证主义哲学家斯宾塞(H.Spencer)则从社会的角度看待教育,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F.Herbart)在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对教育世界的面貌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他在书中构建了一个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按教育者的意图主动影响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严密的教育学体系。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他认为教育并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2、著名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L.Scheffler)在《教育的语言》

3、一书中,就把这种在教育学科领域不按逻辑规则而仅仅通过语言陈述来进行定义的方式称之为“定义性陈述”,他列举了三种定义性陈述:(P4,领会)第一种是“规定性定义”。指创造的定义,也就是下定义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有关概念或术语下定义。第二种是“描述性定义”。“描述性定义”是非逻辑定义中最常见的一类,在词典中一般见到的大多是描述性定义的罗列,在教育学教科书中可以见到大量这类定义。第三种是“纲领性定义”。这类定义主要不是揭示概念内涵的实际状况,而是旨在说明概念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内涵,即“事物应该是什么”。3、逻辑规则与“教育”概念的科学界定(P5,领会)首先,让我

4、们看一看对“教育”概念的一些权威性界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中国教育百科全书》:“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增强人们的体质的活动。”至于狭义的教育何指,该书未指出。《教育大辞典·总论》:“教育(education)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美利坚百科全书》:“从最广泛的意义说来,教育就是个人获得知识或见解的过程,就是个人的观点或技艺得到提高的

5、过程。”(被下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便是揭示了“教育”这一“种概念”与同属于“社会活动”这一邻近“属概念”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种差”。因此,可以将“教育”定义为: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对“教育”的一般性定义或对广义教育的定义。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如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的群众性宣传教育、群众团体中的教育活动、校外文化机构进行的社会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等。(P8,识记)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

6、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P9,识记)二、教育学的学科归属的双重性(P12,领会)45教育学所具有的这种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双重性并非教育学的不足或弱点,它恰恰充分地说明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教育学完全社会科学化或完全人文学科化既无可能,也无必要。考虑到在我国的科学分类中,只有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这两种大的分类,人文学科是归属于社会科学的,因此把教育学的学科类型归属为社会科学是可以接受的。“宏观”、“中观”和“微观”三种“教育学”的定义:(P15,识记)宏观:(作为教育科学总称的)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

7、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中观:(作为单独学科的)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微观:(作为师范院校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育学是以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产生及学校教育的出现(一)教育的产生在教育起源的说法: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生物起源论者把教育的起源完全归于生物的本能,忽视了教育的社会性,也忽视了教育的自觉性,有一定的片面性。心理起源论与生物起源论相比,看到了人的心理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

8、,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把教育归结为单纯的“无意识的模仿”,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劳动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