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课题_教案设计

“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课题_教案设计

ID:42360519

大小:96.78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9-13

“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课题_教案设计_第1页
“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课题_教案设计_第2页
“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课题_教案设计_第3页
“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课题_教案设计_第4页
“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课题_教案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课题_教案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档  第3课开元盛世教案1.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主要内容有: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的“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商业的繁荣及城市的发展,形成“开元盛世”等一系列史实。2.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归纳和分析,提高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动画等辅助教学,提高观察能力;通过学习唐玄宗前、后期的统治变化,能够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2.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为盛世最重要的反映在经济繁荣方面。2.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学生不易理解,难以形成

2、准确的概念。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3.  教学用具多媒体工具4.  标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一:讲新课以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诗──《忆昔》,有人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么?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所作。诗中的前三句向我们描述的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这个繁荣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开元盛世”,虽然这其中有一定的溢美成分,但也不是没有根据,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开元盛世”。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导入二: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唐太宗统治时期,他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任用贤臣,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批评和意见,从而形成了

3、“贞观之治”的局面,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之后的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承了唐太宗时期的一些政策,下令奖励农桑,发展农业生产。还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向下又开启了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你了解唐玄宗么?想领略唐朝前期的盛世风采吗?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一段历史。(二)讲授新课1.“开元之治”开元之治局面是怎么样形成的呢?我们得先了解唐玄宗即位前的唐朝政局:武则天死后,唐朝政局动荡不安,先是唐中宗复位,而由于他昏庸懦弱,大权落入皇后韦氏及其女安乐公主手中。韦皇后于710年将中宗毒死,开始临朝听政,想做第

4、二个武则天。睿宗李旦之子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合谋,杀死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及其党羽,扶睿宗复位。睿宗即位后,李隆基被立为太子,但大权掌握在太平公主手中。太平公主有拥戴之功,大树私人势力,当时有一种说法,“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门”,可见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712年8月,李隆基在姚崇、宋璟等人的支持下,先发制人,太平公主被赐死于家。不久,睿宗将帝位传给李隆基。李隆基继位后,改年号为开元,李隆基即为唐玄宗,亦称唐明皇。至此武则天下台之后动荡的局面才稳定下来。唐玄宗即位前期,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唐朝一步步走向繁盛。请同学们在教材中找到,他是怎样做的呢?(1)重用人才。唐玄宗走马任姚崇的故事,说明

5、唐玄宗对人才的重视。姚崇早年为武则天提拔重用,官至副宰相。开元年间,唐玄宗先后任命正直干练的官员姚崇、宋璟、张嘉贞、张九龄等人为宰相,在他们的辅助下,针对时弊,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改革。(2)除了任命姚崇做宰相外,还特别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3)节俭。开元初,唐玄宗还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因为上述各项改革,开元年间吏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教育文化的繁荣,成为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请同学比较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点相同的地方?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都善于用人,重视吏治,重视农业生产

6、,戒奢从简。都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著名的治世──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史书上称其统治为“贞观之风,一时复振”。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盛世经济的繁荣要了解一个国家或王朝经济发展情况,主要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方面入手。农业我国封建社会一直都是以农为本。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农业。(1)据统计,唐玄宗开元时期共修水利38处,天宝时又修8处,合为46处。不仅遍及黄河、长江流域,连边远山区也有。(2)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北方的农业经济有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精耕细作的农田越来越多。南方首先是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唐代的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

7、。方法是将稻种先培育成秧苗,再移植到稻田中,这种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大家想想,育秧移植栽培与以前的漫天撒种、靠天吃饭的种植方法比起来,有哪些先进之处?育秧移植栽培推广后,农民可选择健康、茁壮的秧苗移植,保证了收获时的产量和质量。其次,唐代还大量栽种早稻,也就是一种在六七月份就可以收割的水稻。这样,在气候温暖、雨水充沛的南方就可再抓紧时间种第二次水稻,于是出现了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粮食产量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