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研讨会副校长讲话稿:处处皆为德育课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德育研讨会副校长讲话稿:处处皆为德育课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ID:42338896

大小:21.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3

德育研讨会副校长讲话稿:处处皆为德育课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_第1页
德育研讨会副校长讲话稿:处处皆为德育课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_第2页
德育研讨会副校长讲话稿:处处皆为德育课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_第3页
德育研讨会副校长讲话稿:处处皆为德育课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_第4页
资源描述:

《德育研讨会副校长讲话稿:处处皆为德育课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处处皆为德育课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罗云霄各位领导、同仁:大家下午好!我是三亚华侨学校副校长罗云霄,主管南新校区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发言的主题是“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现在很多老师都认为当老师很辛苦,压力太大,很难有教育的幸福感。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培训学习、转变态度和行为方式,让教育更轻松,一边工作一边美。下面,我的发言从“什么是德育”、“我校德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履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职责”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我们来理解什么是“德育”?德育,即道德教育。“道”为道理,“德”为外在表现。德育不同于智育。德育的价值取向在于:不是刻意去落实多少知识与

2、能力,而是如何将国家对青少年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外显为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德育,代表使人为善的教育意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长期以来,对学校德育定位存在误区:“德育”是“目标”还是“工作”?作为教育目的的德智体美是所有学校、所有从教人员都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但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国教育走了一条由“目标”到“工作”4的曲折道路:根据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把教育划分为德智体美诸育,又具体化为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体育工作和美育工作,最后还把教师分成德育工作者、教学工作

3、者、体育工作者和美育工作者。“目标”到“工作”,目的是为了强化,结果却“南辕北辙”,使学校德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作为“教育目的”范畴的德育,是所有教师都必须承担的教育责任和义务。但作为“工作”层面的德育,则由班主任、团队干部和德育主任等德育工作者承担。我国教育以文载道,潜移默化的德育传统逐渐蜕变为中国化的特殊教育现象:教育教学两张皮,重智育轻德育,重说教轻实践。二、我校德育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近两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各具特色,硕果累累,但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大多数老师把自己定位为“教学工作者”,当一个班级某个学生的行为表现较差时,有的任课教师会把他拎到班主任或德育主任那里

4、,要求他们加强教育,而不是自己去想想教育的方法;当我们老师在校园中,看到哪里卫生状况不理想或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时,大多认为是德育部门做得不好;当我们老师参加学校值日工作时,不少人应付了事。学校的常规管理只能靠德育部门两三个人。很多的教职员工期待着在德育工作者的“德育工作”下,学生们行为规范良好、思想品德优秀,校园环境优美。于是德育部门就自然和上述一切不良现象划上了等号。我们的问题就出在缺少一种全员德育的意识。学生需要的是无时无刻的关爱与引导,学校需要“处处皆为德育课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4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是由我们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教书育人,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

5、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实施全员德育才能解决教育与教学分离,重智轻德和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三、如何履行“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职责?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应明确各自岗位的德育职责,应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首先在学科中渗透思想教育,把学科的育人价值体现出来。即在上课期间,任课教师既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进行指导和训练,并结合本学科特点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又要能够及时、主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主动与班主任沟通,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而不是简单的将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推给班主任。当然如果遇到个人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还是应该及时与班主任

6、联系,但应协助处理。其次要从规范自身言行做起,身正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例如:带领学生劳动,保持室内卫生,节约使用笔墨纸张;与学生一同做游戏一同参加锻炼;升国旗时严肃认真站在队伍里的指定位置。我们要求学生做到上课不迟到、保持校园清洁、不随地扔杂物、见到杂物能主动拣起、谈吐要文明,集会做到快静齐,有序上下楼梯不拥挤,严禁使用智能手机等,每位教师都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都做到了。要学生守的规矩,教师自己要做到,只有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第三、在做好学生的表率外,还要时时处处纠正并指导学生,着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

7、问要变坏”4。学生良好的习惯与道德品质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在无数次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中培养起来的。学生的自控能力弱,仅靠班主任和学生工作部的管理是不够的。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不良的学习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班主任要管,任课教师要管,后勤人员也要管。不光要管课堂上的不良习气,也要管学生课外的不良习气,这样学生的不良习惯会随时随地随人的遇到提醒和监督。学生在外来提醒和监督下会自觉地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健全的人格和文明的行为。大家都清楚:当一位任课老师在劝阻一起不文明的行为时,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