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

ID:4232276

大小:1.29 MB

页数:36页

时间:2017-11-30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_第1页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_第2页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_第3页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_第4页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温病的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温病的概念主要内容1、温病的概念2、温病的特点3、温病的范围和分类4、温病与伤寒5、温病与温疫6、温病与温毒目的要求1.了解温病的范围和分类。2.熟悉温病的概念。3.掌握温病的特点。一.温病的概念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病因----感受温邪主症----发热病机----易化燥伤阴二.温病的特点(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四)共有的临床表现(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不同于内伤杂病----外感不同于狭义伤寒----温邪温邪----风热、暑热、湿热、

2、燥热、温热疬气--致病最严重,致病因素特异性热性显著----消耗阴液(二)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1.传染性感染温邪----传播他人----传染性《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五疫:多种疫病的总称。古人借五行而分木疫、火疫、土疫、金疫、水疫。)《温疫论》:“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2.流行性流行性-----疾病发生后,温邪在人群中连续传播、广泛蔓延。“天行”、”时行”宋·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流行性的前提是传染性。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1)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空气、水、土壤、食物、虫媒、接触传播等。3)易感人群:人的免疫状态。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3.季节性:温病在特定季节气候条件下发生及流行。4.地域性不同地域的气候及自然环境不同,对温邪的形成和温病发生有不同影响。不同地域的人,体质类型、生活习惯、卫生条件等的差异,对温邪的感受性有相应的差异,从而影响温病的传播和流行。(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调及实质损害具有规律性的变化。前期以机体功能失常为主后期可有明显的器质性损害,主要是阴液的耗损及重要

4、器官的损害。病情:由轻加重病机:由实转虚病程有明显的阶段性:温邪→卫分→气分→营分→血分温邪→上焦→中焦→下焦病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四)共有的临床表现1.起病急骤,来势较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2.发热是温病必有之症,而且多数热势较高。在不同的病程阶段有其特殊的发热类型:卫分→气分→营血分→后期发热恶寒→壮热→身热夜甚→低热伴有热盛的其他症状:口渴、心烦、溲短赤、舌红、脉数等。3.易内陷生变,出现动血发斑,动风闭窍等危重证候。4.病程中易耗伤阴液:上焦----伤肺阴中焦----伤胃阴下焦----伤肝肾之阴三.温病的范围和分类(一)温病的范围《难经》:将温

5、病与中风、伤寒、热病、湿温并列归属于广义伤寒之中。宋·朱肱《类证活人书》:“春月伤寒谓之温病,冬伤于寒轻者,夏至以前发为温病。”将温病限定于春季发生的一种温热病。《温病条辨.上焦篇》第一条说:“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范围扩大,病种增多。现在:一般把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外感热病都列入温病的范围。本教材:风温、春温、暑温、暑湿、湿温、伏暑、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湿热疫等温病命名的根据:季节、四时主气、病侯特点季节:春温、秋燥、冬温;四时主气: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发病特点:大头瘟、烂喉痧流行特

6、点:伏暑、暑燥疫、湿热疫以西医分类:绝大多数传染性、感染性疾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1.急性传染性疾病:①病毒性疾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爱滋病等②立克次体病: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③衣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④细菌性疾病:白喉、伤寒、副伤寒、其他沙门氏菌属感染、霍乱、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⑤真菌性疾病:念珠菌病⑥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梅毒⑦原虫病:疟疾、阿米巴病2.感染性疾病①病毒性:带状疱疹②立克次体:恙虫病③细菌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化脓

7、性扁桃腺炎、败血症等④真菌性疾病:隐球菌病⑤蠕虫病:血吸虫病3.其他热性病:中暑、热射病、小儿夏季热、急性变态反应、功能性高热、急性白血病等。乙脑伤寒恙虫病麻疹(二)温病的分类1.以性质分类(临床证候或病因是否兼挟湿邪)温热类温病----纯热无湿湿热类温病----有热有湿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等2.以初起见证分类(初起是否有里热见证)1)新感温病----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初起多见肺卫表证,然后由表入里,逐次深入,如风温、湿温、秋燥、冬温等,暑温也属于新感温病。2)伏气温病----感邪后邪气伏藏

8、,过时而发,病发于里。起病初期即以里热证为主,病邪或由里外达,或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