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的概念-教学教材.ppt

温病的概念-教学教材.ppt

ID:59705169

大小:950.5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20-11-20

温病的概念-教学教材.ppt_第1页
温病的概念-教学教材.ppt_第2页
温病的概念-教学教材.ppt_第3页
温病的概念-教学教材.ppt_第4页
温病的概念-教学教材.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温病的概念-教学教材.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温病的概念-2016第一节温病的特点一、致病因素的特异性二、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理演变有一定规律性四、临床表现有特殊性一、致病因素具有特异性一是它从外感受而不同于内伤杂病的病因;二是性质属热而有别于伤寒、中风等风寒性质外感病的病因,易消耗人体的阴液;三是不同的温邪大多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1、传染性2、流行性3、季节性4、地域性二、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大多数温病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在人群中传播,具有一定的传染性。1、传染性《素问•刺法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温疫论》“疫

2、气盛行,所患者众,最能传染”“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空气传播接触传播传染性不是温病最基本的特征注意2、流行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造成人群中的连续传播,引起在同一时期内同一疾病在一定范围内的蔓延。由于多种温病具有传染性,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可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等的流行。古代所说的“天行”、“时行”就包含了流行的意思。“天行”、“时行”王叔和《伤寒例》庞安常《伤寒总病论》“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时行----强调即四时异常气候

3、变化时而发生的疾病大流行。天行----指温病广泛流行,或有天行时疫称谓,有爆发性特点流行性有大小之别?与病邪本身的性质、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有关。大流行小流行散在发生含义:是指有的温病只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有的温病则在某一季节发生较多。-“四时温病”3、季节性春季风热病邪夏季暑热病邪秋季燥热病邪冬季风热病邪含义:温病的发生和流行又常表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即某些温病在某一地域较为多见,而在其它地域则少见。甚至仅在某一地区发生。叶天士《温热论》:“吾吴湿邪害人最广”4、地域性岭南(两广、云南、贵州)多“瘴气”湿热类温病(湿热环

4、境)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岭南热病学)三、病理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卫 气 营 血上焦 中焦 下焦叶天士“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吴鞠通“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总的来说,温病前期阶段多以人体功能失调为主后期阶段可有明显的实质损害四、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急--起病急快--传变快热--热象重变--变证多闭于肺----肺气壅阻,化源欲绝,呼--吸困难,面色发黑,正气外脱而死亡。陷于血分----动血(出血)、斑疹,甚至气随血脱、死亡陷于厥阴(心肝)----神昏谵语、痉厥、正气外脱(阳气、阴气

5、)、内闭外脱、死亡昏、痉、厥、脱----温病四大重症。第二节温病的范围、命名和分类一、温病的范围一般把外感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本教材论述的温病范围以四时温病为主,包括:风温(包括冬温)、春温、暑温、暑湿、湿温、秋燥、伏暑、大头瘟、烂喉痧、温疫等。现代中医温病包括的西医 疾病范围1、急性发热特点的多种急性传染病(除外破伤风、狂犬病等少数)2、急性发热特点的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大叶肺炎、支气管肺炎3、一些非感染性的发热性疾病———中暑、风湿热、红斑狼疮等温病≠传染病二、温病的命名温病病证性质湿热类

6、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等温热类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等发病类型新感温病风温、秋燥等伏邪温病春温、伏暑等三、温病的分类第三节温病与相关概念的关系一、温病与伤寒《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素问·热论篇》“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温病与狭义伤寒联系区别相同点:同属外感病,基本传变规律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实致虚。联系点:伤寒阳明经腑证,相当于温病气分证,都用白虎、承气,但温病扩大了承气范围。温病滋阴法也是在伤寒复脉汤基础上发展而来,如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

7、不同点:风温伤寒病因风热病部风寒病邪病机特点邪犯肺卫,继则致肺胃热盛,终易伤阴病初为寒束于表,继则表寒化热传里,终易伤阳初起证候表热证:发热重,恶寒轻,口渴,咳嗽痰粘,咽喉疼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疼,无汗,咳嗽痰稀,舌质正常苔薄白,脉浮紧初起治法辛凉解表辛温解表怎样理解温病学与《伤寒论》的关系《伤寒论》是温病学形成的基础温病学又是《伤寒论》的发展和补充二、温病与温疫温病包括温疫。温疫实质上是温病中的一类疾病,因其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故称之为温疫。温疫温病三、温病与温毒毒温邪特点

8、局部表现红、肿、热、痛三、温病与温毒温毒实际也属于温病的范畴,是温病中具有肿毒表现的一类特殊病种。温病温毒指导临床治疗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温病?温病有哪些特点?(2)温病的命名原则有哪些?(3)温病根据什么分为温热与湿热、新感与伏邪的不同类别?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