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293446
大小:36.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2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2011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九江市湖口县大垅中心小学王海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分析、自主编题的过程,强化“知‘1’用乘,求‘1’用除”的解题策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多次的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领略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通过自主编题,进一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丰富解题的思路。【教学难点】找准部分量和它所占单位“1”的分率。【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小学阶段,我们学过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数,有一种数,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
2、就是分数、百分数,说起分数,可能有许多学生的汗毛都竖起来了,尤其是分数的应用题。没错,分数应用题的确是我们小学阶段的一个难点,所以,王老师这节课不打算上课,我想请大家一起帮我出完一张试题,有你们之前扎实的基础,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大家在出完试题之后,就不会再惧怕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了。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板书: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快速让同学们明确我们本节课的重点,以及要完成的目标,打一场“有准备之仗”。)二、寻找单位“1”请同学们快速的找出下列每句话中的单位“1”,请举手回答。思考:另一个量所占单位“1”的分率各是多少?如何计算部分量和单位“1”的量?(板书:知“1”用乘
3、,求“1”用除)(设计意图:但凡是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都逃不掉一个话题,那就是找准单位“1”,为此,在让学生完成目标前,一起来回顾如何找单位“1”以及单位“1”的量和分率对应量的求法就非常有必要。)三、一起来出题1、胜利小学六(3)班有48人,,六(2)班有多少人?告诉学生,老师想出一道分数应用题,你打算提供什么条件?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并同类型的条件,再进行汇报,看看哪组给出的条件最有价值。学生可能汇报的结果有:(举例)六(2)班是六(3)班的是六(2)班的六(2)班比六(3)班多六(2)班比六(3)班少比六(2)班多比六(2)班少......汇报完
4、成后,组织学生只列式不解答。(设计意图:学懂还要会用,学透更要会出。此题是对知“1”用乘、求“1”用除的具体应用,学生通过变换不同的条件,加深了求单位“1”的量和分率对应量的印象。)2、图书角有故事书36本,科技书45本,?此时老师想出一道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你打算提出什么问题?先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并同类型的问题,再指名学生进行汇报,看看哪组提的问题最多。学生可能汇报的结果有:(举例)故事书的数量是科技书的百分之几科技书的数量是故事书的百分之几故事书的数量占这两种书总数的百分之几科技书的数量占这两种书总数的百分之几故事书的数量比科技书少百分之几科技书的数量比故
5、事书多百分之几......汇报完成后,组织学生只列式不解答。(设计意图:此题设计让学生自己提问,既让学生明确了求百分率的方法,还让学生懂得,求多(或少)百分之几还要用多(或少)的具体量除以单位“1”的量。)3、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第一小时行了全程的,第二小时行了全程的37.5%,,甲城和乙城相距多少千米?引导学生思考,要想求出两地的距离,还得知道一个什么样的量?先独立思考,尝试画线段图,标出已知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对应关系,再记录补充的条件,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并同类型的条件,再指名学生进行汇报,看看哪组给出的条件最多。学生可能汇报的结果有:(举例)两小时一共行了150千米第二小时比第
6、一小时多行了32千米还剩120千米......汇报完成后,组织学生只列式不解答。(设计意图:此题是一道经典的分率应用题,题目缺少的条件让同学们明白了:如果要求单位“1”的量,那就一定要知道单位“1”中的一个部分量和它所占的分率。)4、一份稿件,甲单独打完需要5小时,乙单独打完需要8小时。如果,打完这份稿件一共要几小时?提醒学生,横线上的条件可以一个,也可以多个。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及时鼓励学生的想法,并给予相应的点评。学生可能汇报的结果有:(举例)如果甲乙合作如果甲(或乙)先打2小时,剩下的由乙(或甲)完成如果甲(或乙)先打3小时,剩下的由甲乙合作完成如果先由甲乙合作2小时,剩
7、下的由甲(或乙)单独完成如果甲(或乙)已经单独完成了,剩下的由乙(或甲)完成如果甲(或乙)已经单独完成了,剩下的由甲乙合作完成......汇报完成后,组织学生只列式不解答。(设计意图:此题也是一道经典的分数工程问题,针对学生经常把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混用这一“顽疾”,我设计可以给出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条件,让学生理解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四、巩固练习见PPT。五、全课小结今天,通过我们边出题,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