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254845
大小:121.5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0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新课标指出“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建立数感有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在小学低年级,对于数的感悟是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开始建立的,这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1、教材解读:认识11~20的各数是帮助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重点知识之一。从本课起,学生对数的认识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一个数,而是以十为一群进行数数,这是建立十进制数位概念的重要阶段。教材中呈现的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数一数,捆一捆。这是运用学生原有的经验,建立十个一捆的观念,进而帮助学生建立11~20各数的表象。二是摆一摆,想一
2、想,这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三是数的认识和拓展。2、教材纵向梳理:纵向梳理整套教材后,我们发现:对于10以内数的学习,学生是逐一计数的,这里应用了一一对应的思想,学生一个一个数计数器上的珠子,一根一根的数小棒,一个一个的数手指头等,到了20以内数的认识,学生将正式开始由逐一计数到按群计数,学生操作小棒,把10根小棒捆在一起,当做一个十。3、新旧版本比较:修改点:1.设计了古人计数的情境,既体现了需要10以上计数的必要性,又体现了数字的文化价值。2.增加了试一试的内容,补充了20以内比较大小的内容,这并不是作为这一课
3、的提升出现的,而是将这一课拆成两课,成为另外一个要研究的内容。4、横向对比:相同点:教学中借助小棒,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不同点:更注重直观模型,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11-20以内数的认识,体现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数感。5、学情分析学生入学前就认识了11—20的数字,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何提升?学生认识数,能真正理解数的含义吗?学生是否真正将情境中的数与抽象的数字符号建立了联系?在入学前,绝大多数孩子都认识了11—20这些数,而且基本具备了正确数出图中数量的能力。但我估计学生对一一对应的数数方法应该还是较
4、多的使用,按集群计数的方法还没有形成,如何渗透十个作为一个整体的新的集群计数的方法?怎么样使学生充分感受“集群计数”的必要性?“数的概念的形成可以粗略的分成:计数的数,数量的数和计算的数。”数的表示不仅仅是数的读写,还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这样表示”背后的道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此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细化,引领学生一起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符号化过程,是我要尽心尝试的。大部分学生数位和位值观念很模糊或者几乎没有。怎样利用直观模型让学生,经历位值制建构过程?我的定位:(1)借助数数活动,经历计数单位“十”的产生,体会位值。一些学
5、生能直接数数与读数,但却不能很清晰的解释数的意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现在的认知状态,应把重点放在数的意义理解上,就20以内数的认识,应重点放在十进位值制的初步建立上。(2)选择直观模型,并发挥各种模型的价值。对于一个重要概念的体会,任何单一的表示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来说是不够的,只要有可能,就要鼓励多种方式的使用,学生可以借助实物(如手)和直观模型(如小棒、计数器、方块等)来加深理解,鼓励学生操作“直观模型”来加以体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