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229102
大小:113.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09
《2013届高考历史好题考练检测题试题17》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届高考历史练营第二季(17)一、选择题(12个小题)1.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它反映出来的思想核心是()A.“礼” B.“仁” C.“德” D.“孝”2.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 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3.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2、。”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4.温家宝总理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5.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
3、害”。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6.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7.冯天谕等著作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
4、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D.否定董仲舒关于“三纲五常”的学说8.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5、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这主要表现在()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10.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
6、应”理论11.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A.《春秋》 B.《论语》 C.《孟子》 D.《易经》12.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二、非选择题(3个材料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孟子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
7、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札》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子是如何发展孔子思想的?(4分)[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明时期儒学又有何新的发展?(4分)(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儒家思想的认识。(2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孔子材料二
8、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从矣。——董仲舒材料三 宇宙之问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知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