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219409
大小:14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0
《【教学设计】《寓言两则》(语文S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寓言二则》是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中有两篇寓言故事。《刻舟求剑》是讲的是这样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他佩带的剑掉到了江里,他马上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船靠岸之后,他立即从刻下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自己的剑,结果当然是找不到的,这则寓言故事,用来调整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第二篇寓言是《揠苗助长》,它主要讲的是古时候有个人盼望禾苗长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两则寓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鲜明有趣,但寓意
2、深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会写两则语言中的13个生字以及一些新词,会认“揠”字,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复述两则寓言的故事情节;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刻舟求剑”“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含义,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和揠苗不助长的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在读中悟出寓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说出“刻舟求剑”“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和揠苗助不了长的道理。◆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词语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第一课
3、时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你读过寓言故事没有?说说你读过的寓言故事吧!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2)新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记下来。(3)标出小段。(4)复述下这个故事。三、认读生字,解答疑难(出示生字卡片)四、深入分析、弄懂寓意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宝剑掉到哪里去了?2.提问: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读课文回答。“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再读这一段,用十分惋惜的语气读读。过渡: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3.读第二段,回答问题①一点儿不着急。②在船舷上
4、刻记号。③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5.小声读3~4段,思考:当有人问他,他是怎么回答的?(1)提问:“有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问?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谁来读读看?(2)教师示范。学生练读,指名读。第一句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两句话既要读出不理解的语气,而且还要读出不赞同的口气。(3)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4)用不慌不忙的语气读读那个人的话。(5)提问:按照那个人说的办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展开讨论)(6)用投影片演示(或用挂图)让学生看明白:船一移动,船的位置就变了,在船上的
5、记号的位置也跟着变了,那个人只记住剑从船弦掉下去的位置,并不是剑掉在水里的位置,所以,完全不可能在船靠岸之后,从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捞到剑。五、揭示课题,析字悟意1.让同学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2.逐字分析,舟:是船;求,是找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六、总结谈话,启发联想1.分组讨论。①那个人等船靠岸后捞到剑了吗?②他没捞到剑会说什么?③别人可能又会说什么?2.提问①你认为那个人错在哪里?②学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刻舟求不了剑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寓言”,齐读,能说说
6、你了解的寓言是怎样的吗?小结:“寓言”就是小故事大道理。2、再出示“两则”,齐读“寓言两则”,说说“寓言两则”是什么意思?3、这节课上,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则寓言。这个成语就是第一则寓言的题目。(板书:揠苗助长)指名读,齐读。[点明“揠”“长”的读音]二、学习寓言,体悟寓意。1、检查朗读,了解故事。①指名4人各读一小节②完成填空出示:宋国有个农夫,因为巴望禾苗(),就把禾苗(),结果()。③小结完成板书(起因、经过、结果)(巴望、拔苗、枯死)2、结合内容,理解成语。现在,你能根据这一段话,说说成语“揠苗助长”的意思吗?特别是先说说“揠”的意思。3、精读体悟
7、,认识道理。①过渡:但这只是成语字面的意思,想要知道它深刻的内涵,我们还得深入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或轻读,或默看,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去读,去体会,说说(出示:读了课文,我觉得这个农夫很。)②交流汇报,朗读体悟。A、[很心急]出示第一自然段★结合回答,扣住“巴望”,理解意思。★指导朗读,你们认为怎样读,才能读出农夫焦急的心情呢?★指名读,说说你仿佛看到了农夫怎样?仿佛还听到他在说什么?★齐读B、[很辛苦]出示第二自然段★能说说你的理由吗?结合回答:扣住“一棵一棵”(展示图片),感受“棵数多”,体会辛苦。扣住“一直
8、”,感受“没休息”,体会累。扣住“筋疲力尽”,理解词意,感受累,体会辛苦。★指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