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称法测岩石参数实验报告

磁称法测岩石参数实验报告

ID:42196167

大小:431.58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10

磁称法测岩石参数实验报告_第1页
磁称法测岩石参数实验报告_第2页
磁称法测岩石参数实验报告_第3页
磁称法测岩石参数实验报告_第4页
磁称法测岩石参数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磁称法测岩石参数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次地球物理基础实验实验报告罗班PB11007141实验五磁力仪格值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磁力仪格值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学会磁力仪的操作过程,精确测出一台仪器的格值。(二)设备:1.垂直磁力仪(刃口式或悬丝式)一台。2.格值仪一套。I-日镜;2-光源反光镜;3-镜筒;4-调节水泡孔遮盖;5-开关旋钮;6-开关按钮;7-三脚架锁盘:8-架头锁紧手把;9-三脚架底盘;10-三脚架木腿紧锁螺丝;II-架头调平螺丝;12-扭鼓刻度旋钮;13-扭鼓度盘放大镜;14-温度计读数窗;15-扭鼓盖;16-水准器图一悬丝式磁称外貌图(三)原理及装置:人家知道,外磁场的变化(

2、4H或AZ)能引起磁力仪读数的变化(AS),若事先知道△S变化一格所相当外磁场的变化值£,我们就能由AS算出H或XL來,=eAS,e就叫作磁力仪的格俏。反之,如呆外磁场的变化值已知,则观测磁力仪读数的变化AS,便可得到格值。£二——△s通常,AH是由赫姆霍茨线圈(即格值线圈)产生的。它由二个线圈组成,其半径R相同,平行放置,且间距d=R,中心都在公轴上。二个线圈所绕的匝数相等。线圈供电图二装置示意图后可在线圈中心0点附近产牛均匀磁场。磁力仪即置于此中心进行格值的测定。装置如图二所示。一个圆线圈在轴线上产生的磁场由下式表示:r2H=——(R2+X2)a此磁场随X的增

3、大而衰减(如图一,a、b曲线所示),它不是均匀磁场。若用二个线圈组成赫氏线圈,则在轴线上的磁场如图1、c曲线所示,它由二个线圈的V磁场a、b叠加而成,在线圈中心—=0.5附近(X=0.3-0.7)磁场相对变化不超过R2%,可以近看作均匀磁场。磁场的大小与电流成正比:H=fl,f为比例系数(即线圈常数),它与线圈结构(半径R,线圈匝数n)有关。f在出厂时已测定,并标在线圈上。因此,只要知道电流I就能算出赫氏线圈中心的磁场。(四)实验步骤1.安装并调好仪器(1).摆好三角架,调平水泡,拧紧架头罗丝。⑵.将罗盘放在脚架上,打开锁止器,使磁许自由摆动,转动架头,使磁针指在N

4、S极上,此示,固定架头,锁好罗盘取下。⑶.将磁秤放在脚架上,转动到不能再转动为止。这时磁系在东西方向上摆动,水平强度II对磁系无作川,只冇垂直强度Z起作川。⑷.调节脚罗丝使仪器纵横水泡准确居中.⑸.打开仪器开关,观测读数。若见不到读数,则调节仪器扭鼓(或加上辅磁),使活动标尺回到视野内。然后关上开关。1.将格值线圈套在仪器上。2.接通电源,调节可变电阻R,使电流为1mA,打开仪器开关记卜•读数再使电流反向,记下读数S2,二者之差为ASo4o改变电流,分别测出Z=1、2、3mA时的AS,按下式计算格值:AS5。计算格值的平均值:X/R亠©+£2+53约£*2,6分别为

5、I二1、2、3mA时的格值。6•计算格值测定的相对误差数据处理:由“磊皿64皿

6、要选収合适的结果,且在读数过程中保持让同一个同学來读数,不要影响到仪器的稳定。影响因素:(1)将仪器调平后,山于仪器非常灵敏,周围环境的一些震动使得仪器产生晃动,对测量会产生误差,震动主要來自人和车辆的走动、风等;(2)参与实验测量的人员身上所携带的金属物质难以完全去除,以及较近距离的金属物质会对磁场产生影响;(3)仪器本身存在的误差,以及读数过程中指针的晃动对读数所产生的影响。(4)由于仪器很灵敏,实验所选取的环境非常重要,应当选取人员流动较少,远离大规模金属物体,安静平坦的地方。2.格值的测定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情?答:(1)实验仪器调至水平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尽

7、可能的保持其稳定;(2)实验应选取较安静平坦人员流动少的地区,实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周围各种T扰,如实在无法避免,则应保证T•扰在测量过程中相対位置保持不变.(3)实验读数时尽量等待指针稳定之后读数,如果长时间无法稳定,应収一段时间指针读数的平均值记录数据。实验六用磁称法测岩石磁参数(一)实验目的:了解用磁称法测岩石磁参数的方法、步骤,熟悉磁参数的资料整理。(二)设备:1.悬丝式磁力仪2.磁称角架3.铝板1.标本盒2.钢尺(三)原理及装置:图一I-目镜;2-光源反光镜;3-镜筒;4-调节水泡孔遮盖;5-开关旋钮;6-开关按钮;7-三脚架锁盘;8-架头锁紧手把;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