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分糖果》(北师大)

【教学设计】《分糖果》(北师大)

ID:42194830

大小:209.5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10

【教学设计】《分糖果》(北师大)_第1页
【教学设计】《分糖果》(北师大)_第2页
【教学设计】《分糖果》(北师大)_第3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分糖果》(北师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分糖果》◆教材分析这是本单元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动,分的数量比较多时,一次分得一样多对学生来说是有困难的。需要通过几次来分步完成,特别还涉及有剩余的平均分,更是加大了难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材介绍了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方法,最后得出结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2、认识有余数的平均分。【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经历小组合作的实践活动,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将物体平均分的方法。【教学难点

2、】如何将数目较多、不能一次分完的物体进行平均分,有余数的平均分。◆课前准备◆相应课件、教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分一分”都是数目较小的,今天我们就来尝试对较大数目进行分一分。小天家买了许多糖果,他想请小朋友们吃糖果,可是遇到难题了,他们不知怎么分了,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都很聪明,这节课我们帮小天一起分糖果吧。(课件出示图片)二、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师:仔细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观察,获取信息——能够发现“有4个小朋友”和“50块糖果”。师:现在小天就是想将这50块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应该怎么分?同学

3、们,之前我们学的平均分,都是将一些比较小的物品平均分的,比如20块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我们可以根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来分,结果每人5块糖果。(让学生回答)可是,现在有50块糖果,要求分给4个小朋友,这个数目有点大,用乘法口诀,对于我们二年级的同学来说有点困难,那我们该怎么办呢?1)来,我们看看笑笑跟淘气是怎么分的?(课件)2)聪明的笑笑把他的分法记录在表格内,我们看看他是怎么记录的吧。(课件)同学们,你们看得懂他们是怎么记录的吗?(老师讲解表格)我们再来看淘气同学的分法。有没有同学的想法跟笑笑或淘气的是一样的?举手给老师看看。(学生举手)3)哦,也就是

4、说没有举手的同学有不同的分法,那好,下面我们用我们准备好的50跟小棒代替糖果,在桌面上摆一摆,把它们分成4份,摆好之后将自己的分法像笑笑和淘气一样记录在表格中。记得第一次分要尽可能分多一点,这样就会分得更快。4)根据学生前两节课的经验,学生用学具代替糖果分一分。师:现在有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记录的表格拿上来给大家看一看?并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学生展示记录)你能了解这些同学分的过程和结果了吗?是不是看上去更方便,更清楚呢?当然分法不同,可能分的时候有一次分完的,有多次分完的,你更喜欢哪一种?预测:更多的学生会喜欢一次分完。理由是简便快捷。也不排除会有喜欢多次分完

5、的。师:既然,我们学会了用表格记录我们的分法,那老师问你们,用表格记录这些分法有什么好处啊?这样记录不容易出错;这样记录很清楚;这样很明白地看出分的过程,结果也能很清楚地显示出来。好,接下来,我们翻开书本P63做一做练习。三.拓展活动,巩固提升。1、分一分,填一填(给适当的时间操作)每组4、5个人。2、做游戏每同桌一袋豆子,抓一抓,分一分,算一算,比一比。四、课堂小结◆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们进行了许多分一分的活动,都是怎样分的?从中,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分糖果和分小棒的活动中,可以有多种方法,结果却是一致的;可以利用乘法口诀帮助快捷地完成任务;有

6、时会正好分完,也可能会有剩余……1、运用身边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的意识。2、创设情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感受“分法的不同策略”。课堂中创设了“分糖果”的情境,通过两次“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分的方法是多样的,但是分的结果是相同的。3、让学生体验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些难,他们会说,但不一定会填。这时,在示范后又设计了同桌合作,看看别人的记录表,你知道他是怎么分的吗?学生通过合作既学会了记录,又体验了分法的多样性。4、在解决分50块糖果的问题时,在活动前我有意识地提醒学生明确分工,在活动

7、时又有针对性地参与到各组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在分较大数目的物品时,一次分不完,可以分步分,可以用表格记录分的过程;每次不必一块一块地分,边分边根据剩下的数量来确定下次分多少更合适。在课堂中注重让学生自己感受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5、重视估计意识的培养。本节课,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有依据地进行估计活动,创设了一次提高估计意识、增强数感的机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