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雕塑设计》教案

《环境雕塑设计》教案

ID:42181455

大小:2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9

《环境雕塑设计》教案_第1页
《环境雕塑设计》教案_第2页
《环境雕塑设计》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环境雕塑设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环境雕塑设计》教案教学目标通过讲授、分析、比较等欣赏活动,让学生理解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与人的关系,认识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别,从而多视角地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学会欣赏、评述环境雕塑作品。隐性内容与目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雕塑与历史有关、与特定的吋代有关,表现着一个吋代的精神,更表明特定环境的特殊意义,从而看到艺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即我们生活和工作所依靠的环境与环境艺术有关,体验到环境雕塑与城市、道路、绿化、建筑、广场和所在坏境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环境雕塑方案的提出等活动,更加珍惜口然坏境,珍视美术文化。教学的重点与

2、难点重点:对坏境雕塑的特点的认识。难点: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区別。授课过程导入:先播放两张有关雕塑的幻灯片,提问,同学们,大家从这两个图片中看到了什么?对,是雕塑,关于雕塑,咱们在7年级的时候学过纸浮雕和纸雕塑,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下有关雕塑的东西。讲授新课:提问:什么是雕塑?你见过的雕塑作品最多的是在哪里?雕塑是用雕、琢、亥I]、磨、塑等手段制作出具有实在体积的各种形象。好,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雕塑Z后,我想请大家看两幅作品,播放幻灯片,架上雕塑和环境雕塑,让同学分析他们的不同Z处以及特点。这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架上雕塑的特点

3、:从放置地点上说,一般是放置在室内的案台上,不需要考虑与坏境协调的问题。环境雕塑的特点:环境雕塑是环境艺术屮重要的组成部分。作品的主题和形式在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特有的审美感受,营造出相应的文化氛围和情调。影响着人们的情绪和心境。因此环境雕塑与环境、与环境屮的人及周围的生态因素互动,构成了相互协调的环境景观。它反映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表现出时代精神。这就是环境雕塑的主要特点共同点:可以从多个角度观赏。浮雕适宜正面观赏。都具有实实在在的体积,具有三维空间感。都是用可雕、可刻、可塑的材料制作出来的。思考与讨论:1•架上雕塑能够和环境雕塑交换位置

4、吗?为什么?2.环境雕塑能够和环境雕塑交换位置吗?为什么?3.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是什么?让同学们互相讨论,架上雕塑只能放置在架上,而环境雕塑必须放置在特定的坏境中,因此,一般來说架上雕塑是不能与环境雕塑交换位置的。4.即使都是环境雕塑作品,它们之间也不能任意地换位置。因为那样就失去了为特定环境创作雕塑作品的意义了;再说环境雕塑中的环境是雕塑创作的重要依据,如果换置了,雕塑作品与环境就彻底脱节了。5.它们的关系是:没有环境就没有环境雕塑,脱离了坏境的坏境雕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雕塑与环境互动,它们相互依托,相互和谐,构成了相互协调的景观接下来,我们

5、讲一下环境雕塑的功能:依托于环境,为美化环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连同环境、环境中的人及景物一起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灵特有的审美感受,具有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大量的环境雕塑作品能永久保存、与环境同在,它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明的象征。知道了环境雕塑的功能之后,我们來讨论一下环境雕塑应该如何分类,从放置地点分类;从作品风格上分类;从作品材料上分类。播放幻灯片,看从不同的特点分类的雕塑作品。接下来,讨论的问题是环境雕塑与我,看图片,然后欣赏讨论后得出总结,是特定环境屮的一部分,为环境而创造、又与环境融为一体,它不仅美化了生活,而且提示了我们环境

6、的存在,它是环境内容的视觉提炼,用形态、空间尺度、色彩、材质以及气势感染着整个的环境连同环境中的一切。同学们,对于雕塑,我们了解了这么多Z后,知道要怎样设计环境雕塑吗?设计环境雕塑应该要注意什么呢?1•依据坏境而设计a.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季节、气候。例如:高山旁还是河水边、还是绿地…b.人文环境该地的历史、政治、文化;建筑、广场、绿地……以及特定的人群因素等等。2.雕塑本身的主题和形式感作品是主题性雕塑还是装饰小品;其空间尺度、色彩、材质;风格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等等。思考并冋答:1.我与环境是一个怎样的关系?2.人类应该怎样対待环境?同学们,今天我们

7、对环境雕塑有了系统的了解,我们讲了环境雕塑与架上雕塑的不同,以及环境雕塑与环境的关系,这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作业讨论:1、在你身边,如校园、公园、村镇、小区等,有没有坏境雕塑作品?你是如何欣赏环境雕塑的?请你谈谈对它的评价。2、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己熟悉的环境提出一个环境雕塑的初步构想。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