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视点感性分享和审美的民主化

1611视点感性分享和审美的民主化

ID:42143342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9

1611视点感性分享和审美的民主化_第1页
1611视点感性分享和审美的民主化_第2页
1611视点感性分享和审美的民主化_第3页
1611视点感性分享和审美的民主化_第4页
资源描述:

《1611视点感性分享和审美的民主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视点感性分享与审美的民主化陈晓明法国哲学雅克•朗西埃在《为什么一定要杀死艾玛•包法利?》(原载美国芝加哥大学《批评探索》(CriticalInquiry)杂志2008年冬季刊)一文中指出,福楼拜不得不杀死艾玛,其缘由在于保持住纯文学的意义,也就是在文学的观念上分离出文学的意义与现实的意义,二者不能混淆。艾玛必须死,朗西埃说,艾玛读浪漫小说,把文学和牛活混为一谈,她是想把文学和牛活融为一体,混淆了文学的意义和现实的意义。福楼拜不能让这种生活继续下去,他要阻止艾玛的感性滥用。朗西埃有一个观点或许今天还值得再加探讨,他认为,福楼拜既写出一种生活,也审视人物。他要写出的生活,就是

2、当时具有民主倾向的生活愿望,这并非什么政治问题或政治哲学问题,只是一种生活愿望,它就是那无数的渴求和欲望,它已经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想要一切的享受,包括精神享受,他们还想“切实得到'这些精神享受。〃朗西埃称之为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民主欲求。过去古典时代要区分出的诗学意义与普通庸俗生活的意义,现在被抹平了,各种生活都可以进入文学。诗学的划分与人的等级划分被合并在一起,这就是一种从上到下的感性的分配,一部分人享有一种感性的特权,另一些人没有这样的权利。现在这种分配失效了,〃文学出现了〃。朗西埃指出:〃艾玛表现出所有的享乐都是'民主上'等价的,福楼拜的写作表现出所有题材都是

3、'民主上'等同。福楼拜看一切都是平等的,他对自己所有的角色一视同仁,对他们的行为不作评价。〃但是福楼拜还是杀死了艾玛,他阻止了艾玛把文学享受混同于现实享受行为,艾玛必须为她的不切实际的浪漫情感付出代价,艾玛终究走向了自杀。按照朗西埃的观点,福楼拜既把一切生活都写到小说中,同时又明确地区别出小说中的生活不能等同于现实生活。《包法利夫人》1856年发表在《巴黎杂志》,正是法国资本主义生活迅速弥漫的时期,这部小说刻画了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取得全面胜利后的法国第二帝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在朗四埃看来,福楼拜笔下的艾玛所耍求的生活,并非政治上的民主,而是来自感性的广泛分配,这分配意味着

4、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有可能获得文学享受的机会。当吋社会对文学艺术的重视,也表明文学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传播。“感性分享”的意义可能并不亚于康德的启蒙自觉。伊恩•瓦特在《小说的兴起》里曾经分析过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女佣和女工每周用于读小说的时间,这表明这个时期文学向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渗透。而身处社会底层的大众也有机会分享文学的情感和想象。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得文学艺术成为普通人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其至是更直接的方式。不管是底层人士还是上层人士,文学艺术形象成为重要的标志。据朗西埃的考察,福楼拜给情人路易丝•科莱的信里写的很明白:“一个世纪前有教养的人述不用去关心美术为何物

5、,现在的高雅人士却必须得懂点小雕塑,小音乐,小文学!就连没水平的画也刻板出来,印的到处都是。〃实际上,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生产和传播,写作和阅读,在思想史的维度上,或者说在形而上的层面,西方思想也一直在寻求和推进“感性分享〃。早在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出版《美学》,要创立“美学"(Aesthetic)这门科学,实则就是“感性学〃。后来的哲学家都要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要触及〃美学〃。以至于进入现代最大的一个反叛者尼采,他所宣扬的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其实也就是感性的任性放解放,或者说感性崇拜。如何从感性的面向来认知这个世界,这不只是基督教世界向世俗社会的全面转向,更

6、重要的在于,西方认识论的历史转向。柏拉图的〃理念〃并非是认识世界的根本真理,感性自身已经具有了自足性,可以在其现实性的存在意义上构成这个世界的主要内容。在这里我们没有能力去梳理近代以来的“感性解放”的现代性思想谱系,这个趋势无疑是愈演愈烈。不管是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艾略特的《荒原》,王尔德的《莎乐美》或是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再或者乔依斯的《尤利西斯》,几乎可以把现代所有的影响巨大的作品列上,就可以看到它们无不是因为感性经验发挥到极端而挑战了社会认知的底线。反过来也足以表明,社会精英和大众对这些感性经验表达到极端地步的文学作品,怀有如此热烈的反应。阿多诺曾经批判资木主义

7、文化工业,认为它们基木策略就是媚俗;而朗西埃则认为,"媚俗其实是说艺术融入了所有人的生活中,变成日常生活经验场景和装饰。〃这就是所谓的〃口常生活的审美化〃。这个说法在当代屮国的文艺美学讨论中曾经热闹过很长一段时间,一度甚至标志着当代中国文艺学的复兴。这个直接经验化的表述已经无需去论证,这里也不再有必要去挖掘其深层的历史原因。就其后果而言,可以用政治哲学的表述,将其归结为“审美的民主化〃。既然各阶层的审美界限被打破了,尤其是“高雅之士”的审美特权被消解了,那么审美的等级也不可避免被消除了。其实中国现代之初就意识到现代社会启辿教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