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141803
大小:975.5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8
《“赶农民上楼”荒唐在何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赶农民上楼”荒唐在何处 近日,山东临沂平邑县强拆血案引发社会关注。据媒体报道,强拆事件发生的背景是,当地近年来轰轰烈烈进行的“并村改造”运动。事实上,全国各地“撤村并居”,让农民搬进高楼社区的拆迁改造运动,已呈“大跃进”之势。“撤村并居”因何而生?地方政府又为何热衷于“赶农民上楼”?“撤村并居”初衷是好的,却在“大跃进”式的发展中变了味起初,是地方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的有益尝试不妨从城镇化的发展说起。自1979年至今,我国经历了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对比来看,中国从1981年20%的城镇化率,到2012年的53%,仅用了30年的时间,而同样的城市化进程,英国用了100年,美国用了60
2、年。如此快速的城镇化发展,得益于农村人口的进城潮。一方面,相较农村,乡镇和大城市有着足够大的吸引力,农民进城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另一方面,而由于农业技术的进步,耕地使用效率提高,粮食也实现连年增产。正是这种“推力”和“拉力”的作用下,大多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背井离乡来到城市,而这一人口流动进一步使得农村丧失了吸引力,人口向城镇聚集的意愿更强。然而,在农村人口流出的过程中,农村的宅基地却没有相应的退出机制。农民进城,发展不错的有能力在城镇安家落户,从此不回乡生活,但农村的房子还搁在老地方,无人问津。久而久之,空心化的农村出现大量的闲置房屋。不止如此,“一户多宅”、城镇和农村“两头
3、占地”的现象,还导致出现人口减少,宅基地却增加的怪象。经济观察报援引九三学社2013年发布的一份有关城镇化发展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村常住人口每年以1.6%的速度减少,但农村宅基地却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大约2001年前后,苏州、无锡等苏南地区富裕乡镇的基层政府,尝试撤并人口数目较少的自然村,集中到人口大村,或者集中建设公寓型农民小区。这种居民向社区集中的做法,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居住条件,提高了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这一行动可以说是地方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务实举措。然而,地方经验的全国推广,却衍生出诸多问题有成功的地方经验,加之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近几
4、年,在各地政府推动下,“撤村并居”进入鼎盛期。但在各地执行中,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甚至非常严重。地方政府倾向于过度推动,却忽视现实情况。山东平邑县地方镇东固社区绿化整体效果图其一,地方政府主导,忽视农民意愿。各个地区,不论是宅基地拆迁补偿水平,还是集中居住标准,基本上都是地方政府说了算。因而,不乏出现地方政府为了获得农民土地而强行推行“撤村并居”的例子。其二,实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成本。一方面,由于村庄整治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需要庞大的资金,很多地方出现建房成本高,集中居住的农民要自己掏钱买房的情况。比如这次的山东平邑强拆事件中,当地拆迁的补偿标准为宅基地按每平方米60元补助
5、。与之相对应的,安置房的均价却是1100元/平方米。可见,村民要想获得安置房,需要补交不少钱。对于家庭困难的人,根本无力贴钱购置新建的安置房。另一方面,尽管住上高楼社区,生活方便了,但却给农业生产带来影响,与此同时还要多交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等。其三,好房子也拆,造成资源浪费。很多地区推行大规模、运动式整村拆迁,但被拆迁的农民住房,有相当部分是质量较好的房屋,而且有些房屋是农民花费多年积蓄才盖出来的新房子。这种拆迁,显然是种资源浪费。最初苏南地区的“撤村并居”之所以是个好政策,是因为苏南地区当时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撤村并居”是一个满足多方意
6、愿的有益尝试。而后来效仿者,只模仿了形式,却忽视了经济背景、农民意愿等客观条件,所以造成诸多问题。那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地方政府热衷于大搞变了味的“撤村并居”?“赶农民上楼”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想“拿地换钱”城乡土地增减挂钩,使得农村宅基地成为“唐僧肉”“撤村并居”,拆掉原先的宅基地,是为了在农村当地开发房地产项目吗?显然不是,在农村开发房地产项目并没有什么收益。实际上,地方政府是为了通过“撤村并居”,增加城镇建设开发用地指标。“撤村并居”,是地方政府为了获得城镇建设用地指标我国的《土地管理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国家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定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
7、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严格限制农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的总量,对耕地实行特别保护。”这就限制了地方建设用地的开发规模。所以,各地都存在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情况。地产杂志《博弈土地指标》一文中提到,“据一份研究报告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省市的土地指标缺口至少在一半以上,部分地方甚至更高。以河南省为例,2011年河南工业化、城镇化需要60万亩建设用地,但是实际获批的土地指标只有20万至25万亩,用地缺口接近三分之二”。正当地方政府“求地无门”的时候,20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