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古诗鉴赏之鉴赏形象

2014高考古诗鉴赏之鉴赏形象

ID:42127059

大小:224.0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9-08

2014高考古诗鉴赏之鉴赏形象_第1页
2014高考古诗鉴赏之鉴赏形象_第2页
2014高考古诗鉴赏之鉴赏形象_第3页
2014高考古诗鉴赏之鉴赏形象_第4页
2014高考古诗鉴赏之鉴赏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高考古诗鉴赏之鉴赏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考古诗词鉴赏——鉴赏诗歌形象2021/7/17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明确考纲要求写什么?怎样写?为何写?即是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2021/7/17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诗歌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1)人物形象:一是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2)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

2、有“意”的形象,即“意象”。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3)事物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的“事物”和送别诗中的细节。2021/7/17诗歌作品中的形象之人物形象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2021/7/17人物形象鉴赏规律一人物性格与他处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①诗人的遭遇、境况如何;②诗人所处的朝代的国势、朝政

3、如何)等外在物密不可分,所以,有时,通过对人物所处环境特点分析也可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这方面的信息请关注诗歌提供的相关注释,也可以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021/7/17【例1】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全诗塑造了一个自由、闲适又有点孤傲的诗人的形象。众鸟飞尽,孤云独闲,山静而空,表现出诗人的与世无争,自由而闲适的孤身一人的生活;相看两不厌,表现出诗人从自然中寻求快乐,忘怀得失的思想感情。联系自然环境2021/7/17诗歌描写了

4、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例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联系人文环境2021/7/17人物形象鉴赏规律二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

5、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因此,对诗歌人物的分析可从其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方面入手,诗抓住句中表现上述细节的关键字词。反复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追求。②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2021/7/17从军行李白百站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诗歌通过哪些描写塑造了什么形象?有装扮(碎铁衣)的描写,有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例】2021/7/17人物形象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

6、点(即步骤)(1)明确诗中的形象(性格+身份);(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规范作答?2021/7/17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⑴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环境。⑵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1)寒冷、寂静(或:冷峭)(2)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专心垂钓,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这个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

7、托和写照。【例】2021/7/17【强化训练】下列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答: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021/7/17第二课时2021/7/17

8、写“物”诗歌鉴赏的思维切入点和答案组织落脚点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分析思路:捕捉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发何端。2021/7/17早梅张渭一树寒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