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51563
大小:115.19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7
《虽有佳肴练习题附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虽有佳肴》导学案学习过程:背景链接(介绍作者):木文节选白《》(《》),乂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牛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冇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1)虽有嘉肴,架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栄学,不知其善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2、后知因。(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札然后/能自强也。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自强■()兑命()■学学半()■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①虽启嘉肴(•)②弟食()•③不知只旨也()•④不知其善也(■)⑤然后能自强也(••)⑥虽有至道()•⑦教学和长()•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⑨教然后知困()•⑩然麻能白反也(•••)(11)然后能白强()•(②学学半()•(13)其此Z谓乎(■)4.古今界义。虽冇佳肴•古义:()今义:()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教然麻知困■古义:()今义:()学
3、学半•古义:()今义:()5.翻译下列句了。(1)虽有嘉希,弗食,不知英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闲。(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FI:教学和长也。6、(1)《虽有嘉肴》节选自,又名,_家经典著作0—,秦汉以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篇。《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2)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o合作探究:1.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
4、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旬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1)虽有嘉肴,列食,不知其旨也;虽冇至道,列学,不知其善也。(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木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3.开头“虽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4.从学习的角度,“教学相长”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试结合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看法。5.“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答案背
5、景链接(介绍作者):本文节选自《7记》(《礼记集解》),乂名《小戴礼记》,俺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共型篇。《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冇学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ri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z间的关系。自主学习: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划分卜列句子的节奏,休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4)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
6、/然后知困。(6)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嘉肴(jid)(ydo)自强(qidng)兑命(yue)学学半(xiao)•••••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②虽冇嘉肴即使②列食丕③不知其旨也廿美④不知其善也好,妙⑤然后能口强也ri我勉励⑥虽有至道达到极点⑦教学相长促进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因此⑨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⑩然后能口反也(11)然后能口强勉励(⑵学学半教(14)其此Z谓乎大概,表示推测4、古今界义。今义:虽怒弗食,不知其旨也古义:苴玉今义:主旨教然后知休I古义:不通,
7、理解不了今义:困难学学半古义:教今义:学习5、翻译下列句子。(4)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即使冇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也不知道它味道的卄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也不知道它的好处。(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因此只有学习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以后才能知自Q冇理解不『的地方。(6)知不足,然后能H反也;知困,然后能占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知道不足,然后才能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冇不理解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6、(1)《虽有嘉肴》节选自,又名,—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
8、前各种论著的选集,共篇。《学记》是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的专著。(2)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_教学相惟。合作探究:1、细读文章,读出节奏,注意停顿。方法指导:要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前提是读懂句了,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停顿为主,联系上下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句子的语法结构和一些标志性的文言虚词。如;是故/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