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49018
大小:2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7
《高职院校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摘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与行业企业联系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类专业在办学历程上,树立了以订单培养为切入点,以校企合作育人为宗旨,以培养企业首选的毕业生为目标的先进理念,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对轨道交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研究,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培养轨道交通共赢效果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2、,就必须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岗位相结合,依托企业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和管理优势,使学校的教育功能与企业的生产需求相结合,培养出受企业和社会欢迎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使学校办学出特色、学生有特长,走上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解决以往学校单一办学,企业参与严重不足所带来的培养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形成校企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以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为目的,化解人才培养与岗位技能要求脱节、生产性实训难于实施等难点问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定专业教学标准,
3、共建课程体系,共育双师队伍,共建实训基地,共施课程教学,共担顶岗实习任务,共同评价与考核学生学业质量,校企合作完成订单培养,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作为国家骨干校高职院校之一,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先后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地铁公司、深圳地铁公司等单位合作,共同提出并开启了订单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和资源整合,打造了有利于学生成长、学校就业、企业用人的共赢体系。一、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点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根据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岗位要求,
4、与企业共同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人才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场地等办学条件方面密切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地点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的一种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根据成员企业发展规划制订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并在第1或第2年通过成员企业选拔组成订单班,面向具体企业、具体岗位进行专门培养,实现岗位培训与学历教学的统一,提高人才培养效率。1.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学校在企业确定''人才需求”的前提下,让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根据轨道交通岗位安全要求、作业要
5、求与技能要求,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规范教学过程与教学质量,使毕业生能适应企业工作岗位要求,达到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所要求的"人职匹配”。2.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学校首先根据髙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及教育教学规律,坚持专业建设与企业需求相贴近、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相贴近、合作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贴近的“三贴近”原则,针对企业的用人需要设置课程,课程由专业教师与轨道交通企业专家组成开发团队,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作业过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构轨道交通订单专业课程体系,围绕轨道交通职业岗位群核心能力养成过程及
6、难度要素,将课程体系序化为递进的能力培养模块,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加强已在订单班中开设多年的《轨道交通行车安全》课程的建设,通过案例分析、现场演练等手段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掌握行车安全技术。二、订单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开放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成珠江三角洲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完善区内铁路、高速公路和区域快速干线网络。重点建设广深港高速铁路、沿海铁路、贵州至广州铁路、南宁至广州铁
7、路,以及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项目。到2020年,广东省将新增城市轨道交通线路690公里,城际轨道交通线路1593公里,高速铁路1866公里。随着广东南车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南车)、"和谐型”大功率机车广州检修基地(广州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等装备制造企业相继建成投产,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年产值将达69亿元。轨道交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预计到2020年,广东省境内平均每年需要增加轨道交通专业专门人才10000人,且新员工的招聘和培训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广州铁路职业
8、技术学院发挥传统轨道交通专业优势,与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广州地铁公司、深圳地铁公司等单位在轨道交通人才培养领域开展订单人才培养合作,成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通过订单培养模式培养轨道交通人才的高职院校。三、结束语实践证明,订单培养模式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优化配置了校、企多种人才培养资源,调动了教与学多方面的积极性,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了优秀教学团队,丰富和及时更新了教学内容,改善了人才培养环境,引进了现代企业技术,促进了校企文化融合,强化了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