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ID:42035378

大小:5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06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_第1页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_第2页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_第3页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_第4页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道家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道家是春秋战国吋期“百家争鸣”中涌现出的一个学派,因以“道”作为其学说的核心而被称作道家。道家文化是中国哲学的主干,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派学说之一。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一、老庄其人老子:为屮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春秋末年楚国人(准确讲应属陈人,今河南鹿邑人)。生活时代在春秋后期,约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之

2、'可,曾任周王室的守藏史,掌管王室图籍。老子幼年牧牛耕读,聪颖勤快,晚年在故里陈国居住,后来出关赴秦讲学,不知所终。后人说他到西域化佛去了。老子遗留下

3、来的著作《道德经》,也叫《老子》,分八十一章,仅有五千字。对老子的出生也有一个传说。据传,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午,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来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叫“老子”。老子生下來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屮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老子写《道徳经》即《老子》也有一个传说

4、。相传老子隐居出关时,骑着青牛,到了我国西北沙漠以西的地方,经过函谷关的时候,关令尹喜知道他将隐去,请老子著书。老子被尹喜的诚意感动,于是写下了他一生唯一的著作,这篇著作文字简约,内容却丰富而艰深,因为它的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后人称为《道德经》,亦称《老子》。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客观唯心主义。他对世界本原的认识概括为一个“道”字。“道”是什么东西呢?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道;名可以说得出来的,就不是常名。第一个“道”字和第三个“道”字,是老子哲学上的专用名词,这里指“道”

5、是构成世界的实体,也是创造宇宙的动力,它是永恒存在的,故而称为“常道”。第二个“道”字是指言说的意思。真常的道是不可言说的,这是由于道是无形的,又是无限性的,所以无法用概念来表达。如果“道”是有形的,那必定就是存在于特殊时空中的具体Z物了。例如,水果。它是无形的,也是无限的,你只能想象,不可以言表,但如果说出具体水果名称,如苹果、香蕉、桔子、葡萄等等,它就有具体形状,这就是实名而不是常名了。老子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穷的潜在力和创造力。老子用“无”和“有”来称为“

6、道”,这是由于道之不见其形,所以用“无”来形容它,而这个不见其形的道又能产生万物,所以又用“有”来指称它,总之,“无”和“有”都是用来称“道”的。“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老子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状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无为”观念就是指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的意思。这个所说的“人为”含有不必要的作为,甚或含有强作妄为的意思。老子是个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消除人类社会的纷争,如何使人们生活得幸福安宁。他的主要思想:1、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为”就是要顺其自然,不强作

7、妄为。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无为”乃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乃是指“无为”(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2、不争:不要有侵占的意欲。3、谦退:要人含藏内敛,不显露锋芒。4、柔弱:不要太刚强,含有韧性和持续性。5、愚人Z心。老子深深地感到人们攻心斗智,机诈相见是造成社会混乱的根本原因,所以他极力提倡人们应真朴,因而以“愚”(真朴)为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老子立说的最大动机,是要缓和人类社会冲突,而人类社会冲突的根源就在于剥削者肆意扩张一己的占欲,所以老子提出“无为”、“质朴”、“无欲”、

8、“谦退”、“不争”等种种观念,他要通过“无为”去“有为”,创造、养育、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他要人功业成就了,也不必去占为已有(功成而不有),事情做了,也不必争夺名位(为而不争),他呼吁大家要拿出自己有余的去帮助不足的人(捐有余而补不足),要尽自己的所能去贡献给人类(有能以奉天下)。老子思想的最宝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辩证法。他看到了事物对立的矛盾方面,诸如贵贱、福祸、善恶、生死等等,并认为对立的两方面可以互相转化,如论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和孔子的主张相差甚远,他对儒学和孔子那种热衷于官场的态度是鄙视的。他认为礼乐

9、是浮华虚伪的不实之学,礼仪的繁文缠节使人拘于小节,丧失淳厚朴实的本性。而人一旦失去纯真无暇的本性,就会产生诈伪、争斗的邪念,给社会带来动乱。所以当孔子向他请教古礼或前圣古训的时候,老子就有些不耐烦,不客气地对他说:“你应该去掉你身上的骄气、贪心、自我表现和一切妄想,这对你没有什么好处。”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