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课后习题

中国教育史课后习题

ID:42035058

大小:2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06

中国教育史课后习题_第1页
中国教育史课后习题_第2页
中国教育史课后习题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史课后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笫一章1.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教育起源问题提出什么理论?答:自有人生,便有教冇。人类社会特有的教冇活动是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H身身心发展的需要。2.氏族公社吋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答:(1)生产劳动的教育(2)生活习俗的教育(3)原始宗教教育(4)原始艺术教育(5)体格和军事训练。3.试述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答:(1)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2)以纶产经验为教育内容,内容包括多个方而(3)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4)教育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5)男女教育冇别,根源在于分工(6)教育

2、还没冇专职场所和专职人员。第二章1.奴隶社会教育制度形成于何时?冇哪些历史性变化?答:形成于夏代。历史性变化:(1)教冇目的:原始社会时期是为使社会成员适应群体生活和群体生产活动的需要;在夏代,把本阶级的成员及后代培养成能射善战的武士。(2)教育内容:原始社会包括生产劳动教育、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在夏代,变化有重视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和人化道德教育。(3)教育方式与手段:原始时期在于言传身教,教育在牛产活动中进行;在夏代,教育主要为学校教育,夏都设东序为大学,西序为

3、小学,地方上也有学校。(4)等级性:原始时期教育权利平等;在夏代,教育具冇明显的等级性。2.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答:礼乐射御书数礼:五礼:“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宾礼亲邦,以军礼同邦国,以嘉礼亲万民”。六仪:祭祀之容,宾客之容,朝廷之容,丧纪之容,军旅之容,车马之容。乐:诗歌、音乐、舞蹈。乐教包括乐徳、乐语和乐舞。射:射箭的技术训练。御: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书:文字。数:数的顺序名称、记数的符号、甲子记日法、朔望的周期、计数的方法、十进位和四则运算。总之,六艺教育既重视思想道

4、德及文化知识3.春秋时期历史性的教变革有何表现?答:表现:私学取代官学。“官学衰废”“私学兴起”。由于世袭制度、王权衰落、战争动乱导致了官学衰废。而阶层的变化与教冇的更新需要私学的兴起。与官学相比,私学建立在土地私冇的个体经济基础上,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包括工、农等自由民反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阶级联盟。私学在组织上政教分设,教育対象为平民,私学的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职业,是专业化的脑力劳动者;教育思想上,私学思想口由,各派有口己的的教学思想、教育实践;教育内容上,私学教育突破了“六艺”

5、教冇,传授各派政治观点;教冇场所上,私学无固定场所,以教师为屮心,可H由流动;私学目标是培养多规格人才。4•孔丘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答:(1)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屮的作用,强调重视教育;(2)他创办大规模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局面,成为百家争鸣的先驱;(3)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是文化教育下移至平民;(4)培养从政的君了,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制改革准备条件;(5)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少整理,编《诗》《书》《礼》《易》《乐》《春秋》作为教材,保存了中国古

6、代文化;(6)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对教学方式有所创新,强调学思行相结合;(7)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主思维能力;(8)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造就(9)重视道徳教冇,以仁为最高道徳准则(10)提出道德修养应遵循的重要原则,要重视立志,明确人生方向;(11)要求教师冇良好职业道徳,以身作则,学而不厌;(12)认真总结教育经验,提出不少创见,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第三章1•分析战国吋期私学兴盛的原因?答:战国时期是社会大转变时期,生产力大发展为更多的人脱离物质生产从事脑力劳动,为思想、科学、文化、

7、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丰富的物质产品和更宽广的活动舞台。战国时期乂是一个人动荡人变苹时期,各阶级矛盾尖锐,构成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文化教冇发展的社会基础。战国还是一个思想科学文化大繁荣时期,战国时期各政治集团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竞相网罗招致士人、由于士需经过一定的学习与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拜师求学,促进了私学的大发展。百家争鸣,各家各派为了传播自己的思想,进行施教,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与兴盛(养士之风盛行与百家争鸣)2.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与意义。答:(1)性质:是一所由管家主办而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8、(兼有官学与私学的双重性质);是一所集讲学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2)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3)意义: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冇典范;留给人以思考。3•试比较儒墨教育思想的异同答:(1)两家在対教育作用的认识上都肯定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都阐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品行形成的影响,而墨家从人性平等立场认识阐述教育作用是比儒家的人性论更显进步。(2)两家教冇目的部是为实现自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