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34895
大小:48.1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6
《中国茶菜与茶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品茗居:饮茶•吃茶•茶膳对于茶,过去人们一直习惯饮用传统的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吃好的同时也开始注重喝好,于是保健茶应运而生。各种减肥茶、美容茶、降压茶等茶品在与众多的可乐、果汁饮料的抗衡中独树一帜,像绞股蓝茶、乌龙戏珠枣茶等不仅闻名遐迩,而且享誉世界。在保健茶的热潮中,一种新的时尚乂在我国许多地方和世界一些国家流行开来,这就是从“饮茶”到“吃茶”,其方法是将乌龙茶、红茶或绿茶的茶末、茶粉加入到食品中,从而创出全新的食品,如山西的茶心ifii包,杭州的茶可乐、茶汽水,台湾的李口茶酒,北京的茶冰淇淋,四川的蒙顶贡茶酒,贵州的眉窖茶酒等。在F1木,茶食胡
2、也大行其道,茶末养麦而、茶末点心、茶末豆腐、茶末巧克力、绿茶口香糖等都是市场上的畅销食品。据统计,H本80%以上的女丄嘟喜欢茶制食品。其小,茶末雪糕、茶末烤马铃蒋、茶末蛋糕最受欢迎。笔者认为,“吃茶”是在“饮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茶叶香味浓郁,乂给人清新高雅的感觉,同时乂含冇某些营养成分,因而给人带来创作欲望。但“吃茶”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将茶叶加入作为个体的单个食品或某一类食品中,而“茶膳”则是在“吃茶”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将茶作为菜肴和饭食的烹制方法和食用方法,形成茶饭、茶菜、茶食品、茶饮料的全面配套的特色餐。乂由于人们对饮食冇了新的追求,所以茶膳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使Z
3、成为茶叶消费的一种全新形式。不过,当我们翻开茶文化的历史书籍时就会发现,将茶入饭并不是今日新潮,其渊源可追溯到公元前。早在周朝,我国就有吃茶的记录了。据《诗经》记载:“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诗中的“荼”就是茶。东汉壶居士写的《食忌》说:“苦茶久食为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晏子春秋》记述:“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文五卯,茗菜而已。”唐代储元羲曾专门写《吃茗粥作》一诗。清代乾隆皇帝十分钟爱杭州名菜“龙井虾仁=慈禧太后更喜欢用“樟茶鸭”欢宴群臣。今天,我国许多地方仍保留着吃茶叶的习惯,如云南棊诺族冇吃凉茶的习俗,傣族冇竹筒茶,云南一些地方爱吃腌茶。国外也冇许多著名茶膳。LI木1
4、802年出现的《名饭部类》屮就记有11种用茶做的菜,泰国的一些地区早就有将茶炒后做成副食的习惯。现代生活的发展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九十年代,茶膳的出现标志着茶文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最有代表性的茶膳有:北京的特色茶宴,有玉露凝雪、茗缘贡菜、龙井竹抓汤、银针庆有余等;上海的碧螺腰果、红茶凤爪、旗枪琼脂、A极碧螺羹等;台湾的茶宴全席、茶果冻、乌龙茶烧鸡等;香港的武夷岩茶扣鲍血角、茉莉香片清炒海米;日本的茶拌杂鱼、茶末紫菜汤等。茶膳口味清淡而不油腻。比如“春芽龙须”,它选用当天采摘的绿豆芽,掐头去尾,掺以当年采摘的水发春茶芽,微咸,清香,白绿札I间。另外,茶膳讲求精巧,观赏性强。如“炸雀舌
5、”,这是一道冷菜,将芽头肥壮的绿茶发好,裹鸡蛋、淀粉炸制,形似雀舌,精巧别致,用小碟装盘,既表现出茶以精为贵,又表现出茶膳独具的玲珑特色。茶膳有益健康,雅俗共赏。茶膳多以春茶入菜,而呑茶不施用化肥,乂富含多种维工素,茶叶木身即有杀菌作用。传说“神农尝百草,FI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雹唐代《本草拾遗》中也说“茶为万能之药二因此茶膳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同时,茶膳也顺应人们返朴归真的饮食要求。美味饮食和文化站味是茶膳可以一并包容的最大特点。今FI茶膳从饭菜的色、香、味、形、器、名称、环境、服务都表现出与茶文化相结合的气息。如取材于古典名苦《红楼梦》的“怡红快绿S融民俗与银针茶于一体的“银针
6、庆冇余”,再加上装备特色的桌椅、餐具、茶曲、茶艺、表演等,使人大饱口福,又耳目一新,将餐饮消费上升到文化消费的高层次。茶膳,不仅是茶叶消费的新形式,更是餐饮文化中一枝瑰丽的奇葩。作者:梅林《饮食科学》2003年第9期;责任编辑/林涛记中茶宴第一人云南老知青刘秋萍刘秋萍是中国茶菜的继承和开拓者。她的父亲是老茶人。在父亲的影响下,她自幼就爱喝茶。她到西双版纳插队落八,云南的大叶茶泡出的醇而浓的茶水,成为劳动一天梢疲力尽后最好的饮料。偶而读到一本有关茶的书,她想不到在茶这片可爱的绿叶背后,竞有如此深厚广阔的文化内涵。从此,凡是有关茶的书她都找來读,并深深地铭记在脑海里。1979年返沪,她被
7、分配到一家饮食店工作。从洗碗、切菜开始,先做服务员,再做副经理、经理。八十年代的上海餐饮业重新红火,在大街小巷,尤其是乍浦路、黄河路等饭馆集中的地段,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点缀着不夜城的星空。生猛海鲜、山珍野味、重庆火锅乃至各种各样大排档的油烟和噴嚣,取代了曾享有世界声誉的海派餐饮业的特色。深受茶文化底蕴熏陶的刘秋萍思考着:这能代表中国饮食文化的主流吗?为什么不能以茶文化的底蕴在继承传统的慕础上创造出富冇新特色的茶菜,使Z既增加菜肴的健康营养含虽,乂兼冇高层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