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31003
大小:78.9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6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部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1、史学界有人评价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是“跪着向封建制度造反”。主要是由于康有为在这里()A.纯粹考证儒学经典的真伪B.不敢从正面批判君主专制制度C.借助儒学外衣宣传西方政治学说D.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历史学家陈旭麓曾说过:“甲午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材料中所说的“觉醒开始”的具体表现是()A.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B.维新派政治改良潮流的兴起C.义和团运动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D.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3、2012年是近代中国第一位驻外使节
2、郭嵩悉去世121周年。郭嵩悉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这表明其()A.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C.认为造船、制器并不重要D.赞扬西方技术先进,排斥其文化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刺激了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变局论”流行开来,以下属于这一时期“变局论”思想的是()A・“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C.“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D.“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5、蒋廷
3、献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写道:“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6、梁启超说:“中国之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谚所谓室漏而补之,愈补则愈漏,衣敝而结之,愈结则愈破。”梁启超所说改革不见成效的根本原因是()A.顽固派力量过于强大B.没有改变君主专制制度C.改革力量弱小D.改革派手中没有实权7、叶德辉(1885年中举人,1892年成进士授吏部主事)曾对某一人物进行批判
4、:“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这里的“某一人物”应是()A.严复B.康有为C.谭嗣同D.孙中山8、近日,一本距今80多年前的青年男女的“情书大全”——《求婚尺牍》吸引了从多网友眼球“一不尚貌美,但需端正清白;二需先经几度口头谈话,半年或一年,以朋友资格相处,然后方可订婚;三有知识而无旧式闺秀恶习,且非自命不凡,专尚新时者;态度温和,身体健康;四月牺牲及服务社会之精神。”这反映了当时()A.传统婚俗受到挑战B.择偶必须借助传媒C.新式婚姻蔚然成风D.女性实现婚姻自主9、“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智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
5、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10、鸦片战争后西学逐渐成为近代中国思想界学习的主流,以下不属于西学东渐内容的是()A.民主与科学B.耕者有其田C.君主立宪D.男女平等11、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
6、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12、学者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①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②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③孙中山提出“节制资本”④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19世纪三四十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其意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
7、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孙中山认为:“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A.平均地权B.消灭私有制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4、与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相比,中国同盟会“平均地权”主张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B.走欧美资本主义农业发展道路C.满足率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D.与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相联系15、孙中山说:“井田之制,即均产主义之滥觞(喻指发源);而累世同居,又共产主义之疇矢(喻指先声),足见我国人民之脑际,久蕴蓄社会主义之精神。”“社
8、会主义既欲谋人类之幸福,当先谋人类生存;既欲谋人类之生存,当研究社会之经济……以补救社会上之疾苦耳。”下列能反映这一思想的是()A・“联和苏俄、联和共产党”B.“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