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2009549
大小:1.89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9-06
《民族与社会第十三讲影响族群关系变迁的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民族与社会第十三讲.影响族群关系变迁的因素分析马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2004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族群关系的变迁?族群关系的变化受到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并不是由某一个因素可以单独起决定性作用的。人们一般常说,内因是变化的基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族群关系变化中,常常是各种内因与外因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但是,当族群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时,往往有一个积累矛盾并最终导致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也就是存在着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而且还有使这一主要矛盾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并导致戏剧性转折的具体引发事件。所以
2、,对于影响一个多族群社会族群关系的基础性因素和导致族群关系变化的偶发性事件,必须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而不能孤立地分析个别事件。一.表示族群关系状况的的连续统美国学者辛普森(GeorgeEatonSimpson)在1968年提出了“把群体的互动结果视为一条连续的直线,完全隔离与完全同化可视为处于这条直线的两端”的观点,他还指出,“在这两端之间还存在下列情况:程度不同的非完全隔离状态;美国、加拿大、瑞士诸国随处可见的多种文化共存现象,表面提倡机会均等,但实际上不同民族群体间仍存在着文化与社会结构差别的虚假整合;部分同化,个体同化和群体同化”
3、(Simpson,1968:438)。在我们分析族群关系时,我们可以抽象地把两个族群之间的关系状况看作一个连续统(continuum),在一端是两个族群之间完全的融合,连各自独立的族群认同也完全消失;另一端则是两个族群之间完全的隔绝与对立,不仅界限分明,而且彼此的基本利益也处于严重冲突之中,而在这两个端点之间则分布着各种程度不同的状态。族群互动的结果如果两个族群交往互动的最后结果是完全融合,也可分为两种情况:(1)单向同化(unilateralassimilation),一个族群完全放弃自己的信仰、文化和行为方式而接受另一个族群的文化
4、;(2)相互融合(reciprocalfusion或integration),指两个或更多的族群在它们的文化之间互动和交融的基础上,最后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文化(VanderZanden,1963:269)。如借用戈登的公式,第一种情况可以表述为:A+B=A,第二种情况可以表述为:A+B=C。戈登认为第二种情况在美国没有出现,但这并不能在理论上完全否认这一可能性,而且在一些人口很少的小国家,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案例。在一个具体的族群关系分析的个案中,族群关系的状态往往处在这个连续统两端之间的某一点上,随着时间的行进,它是在向着哪一端变化呢?
5、又有哪些因素在什么方向和速度上推动和影响族群关系的移动呢?这些因素是在单独发生作用,还是相互交织在一起,作为“合力”影响着族群关系的变化方向?影响族群同化过程的因素辛普森所开列的影响族群同化过程的因素包括:人口、生态、种族、结构、心理和文化。他指出,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目前,人们还未找到能适用于在各种类型的场合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比较分析的有效模型”(Simpson,1968:438)。他认为,在不同类型的社会场合中,影响族群关系的主要因素很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很难归纳出一个带有普遍性、包括所有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二.英格尔关于影响
6、族群认同的变量体系美国学者英格尔(J.MiltonYinger)在1984年提出了分析族群关系的一个变量体系,其中包括了影响一个种族或族群成员认同程度的14个自变量,这个体系直接涉及的因变量是族群成员身份认同的强化或弱化。但是毫无疑问,族群成员身份认同的强化或弱化必然会对族群之间的相互融合发挥负面或正面作用,所以我们也可以把这个体系称之为影响族群关系的包含14个因素的分析体系。这具体的14个自变量或影响因素可参看表15-1。14个变量的归纳概括我们把这14个变量在表的最右侧一栏里进行了归纳概括,它们可以被大致分为六大类:(1)人口因素
7、(相对规模,移民比例、迁移方式);(2)体质差异(种族因素),(3)文化差异(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的族群差异);(4)社会总体特征(阶级构成、社会流动、教育水平);(5)社会的族群关系与政策(族群歧视、居住格局);(6)与母国关系(与母国之间的情感联系、人员往来),这一类主要是针对移民国家国情所提出的变量。14个变量的运用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移民与族群关系历史,各个变量的作用程度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即使在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可能会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处理族群关系的不同的政策,所以在研究族群关系时,必须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
8、和具体对象来参考使用这14个变量。族群凝聚力的源泉英格尔讨论了使族群具有力量或凝聚力的源泉(sourcesofethnicstrength),分析了文献中提出的两类因素:1。“原发基础的”(primordial),代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