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调研试卷

高二语文期末调研试卷

ID:41975047

大小:9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5

高二语文期末调研试卷_第1页
高二语文期末调研试卷_第2页
高二语文期末调研试卷_第3页
高二语文期末调研试卷_第4页
高二语文期末调研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期末调研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湛江市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高二语文(必修⑤.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前中国文人讲文章义法,常把布局当作呆板的形式来谈,例如全篇局势须有起承转合,脉络须有起伏呼应,声调须有抑扬顿挫,命意须有正反侧,如作字画,有阴阳向背。这些话固

2、然也有它们的道理,不过它们是由分析作品得来的,离开作品而空谈义法,就不免等于纸上谈兵。我们想懂得布局的诀窍,最好是自己分析完美的作品;同时,自己在写作时,多费苦心衡量斟酌。最好的分析材料是西方戏剧杰作,因为它们的结构通常都极严密。习作戏剧也是学布局的最好方法,因为戏剧须把动作表现于有限时间与有限空间之中,如果起伏呼应不紧凑,就不能集中观众的兴趣和产生紧张的情绪。一篇完美的作品,如果细细分析,在结构上必具备下面的两个要件:第一是层次清楚。文学像德国学者莱辛所说的,因为用在时间上承续的词语为媒介,是沿着一条线绵延下去。如果同时有

3、许多事态线索,我们不能把它们同时摆在一个平面上,如同图画上许多事物平列并存;我们必须把它们在时间上分先后,说完一点,再接着说另一点,如此生发下去。这许多要说的话,谁说在先,谁说在后,须有一个层次。层次清楚,才有上文所说的头尾和中段。文章起头最难,因为起头是选定出发点,以后层出不穷的意思都由这出发点顺次生发出来。文章只有生发,才能成为完整的有机体。第二是轻重分明。文章不仅要分层次,尤其要分轻重。轻重犹如图画的阴阳光影,一则可以避免单调,起抑扬顿挫之致;二则轻重相形,重者愈显得重,可以产生较强烈的效果。一部戏剧的人物和故事如果不

4、分宾主,群龙无首,必定显得零乱芜杂。一篇说理文如果有五六层意思都平铺并重,它一定平淡无力,不能说服读者。艺术的特征是完整,完与整是相因的,整一才能完美。在许多意思并存时,想产生整一的印象,它们必须轻重分明。文章无论长短,一篇须有一篇的主旨,一段须有一段的主旨。主旨是纲,由主旨生发出来的意思是目。纲必须能领目,目必须附丽于纲,尊卑就序,然后全体自能整一。在文章中显出轻重通常不外两种办法:第一是在层次上显出。同是一个意思,摆的地位不同,所生的效果也就不同,不过我们不能指定某一地位是天然的着重点。起头有时可以成为着重点,因为它笼盖

5、全篇,对读者可以生“先入为主”的效果;收尾通常不能不着重,虎头蛇尾是文章的大忌讳。其次轻重可以在篇幅分量上显出。就普遍情形说,意思重要,篇幅应占多;意思不重要,篇幅应占少。不过这也不能一概而论,名手立论或叙事,往往在四面渲染烘托,到了主旨所在,有如画龙点睛,反而轻描淡写地掠过去,不多着笔墨。(摘编自朱光潜《选择与安排》)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屮国文人讲文章义法,常把布局当作呆板的形式来谈,这种讲法与作品无关。B.分析好的作品,自己学写戏剧,都可以帮助我们懂得布局的决窍。C.西方戏剧杰作的结构通常严密

6、,是我们分析布局的最好材料。D.一篇完美的作品,在结构上不仅要层次清楚,而且必须轻重分明。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A.如果同时有许多事态线索,我们只耍在时间上分先后,就可以把它们同时摆在一个平面上。B.文章最难写的是开头,即起头是最难的,因为起头就是出发点,后文皆由它“生发”而来。C.--部戏剧结构轻重不分,必定散乱没条理;一-篇说理文结构轻重不分,就必定欠缺说服力。D.不管是长的文章还是短的文章,都必须有明确的屮心意思,全篇要有,毎一-段也应该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作文

7、运思时,非常重要而且艰苦的工作不只在搜寻材料,还在将材料加以选择与安排。B.一部小说,如果它的人物和故事情节轻重不分明,就会群龙无首,必定显得零乱芜杂。C.戏剧的高潮是矛石冲突发展的顶点,一•般在戏剧的屮段,可见文章的屮段也可以是着重点。D.我们知道了文章的作法原理,运用锐敏的智葱,遵循一定的章法,就一定能做出好文章來。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萧相国者,沛丰人也。高祖为布弯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

8、者与从事,常辨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徵何,何固请,得毋行。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