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

ID:41974248

大小:152.24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05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客观题〉和第II卷(主观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作答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考号写在答卷纸上。交卷时只交答题纸。第I卷(客观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个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道小题2分,共计50分。1.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口:“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徳,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直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下列各句中与这段话在含义上近似的是

2、A.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故号为天子者,宜视天如父,事天以孝道也。号为诸侯者,宜谨视所候奉之天子也。”这体现了董仲舒怎样的思想主张A.“春秋大一统”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D.“君权神授”3.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

3、。其中对“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B.董仲舒提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C.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D.洋务派提侣“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1.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了屮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B.东汉时期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C.北宋时期山水画《千里江河图》,气势宏伟,画风阳刚D.明清时期青花瓷,取代丝绸成为屮华文明

4、的新彖征2.20世纪早期,一位IH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A.破除旧有伦教,冲击儒家思想B.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C.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D.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3.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

5、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4.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A.变法维新B.三民主义C.民主科学D.社会主义1.鲁迅在《坟•灯下漫笔》中说:“它让中国老百姓'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马克思也称它“使人不成其为人”。材料中的“它”是指A.世袭

6、分封B.军功授爵C.封建礼教D.君主专制2.“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冃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主张A.创立民国,国民平等B.驱除鞅虏,恢复屮华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3.《左转》记载:“(鲁僖公)五年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材料所述史实A.标志着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B.表明中国古代统治者把天文与国家社稷联系起来C.确立了中国古代“天人感应”的思想D.实践了中国古代“制天

7、命而用之”的思想11・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开始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井冈山时期B.长征时期C.延安时期D.新中国成立后12•“感动中国”委员会对一位当选的老人有这样的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双鬓不坠青云志。”符合这个评价的是A.李四光B.钱学森C.袁隆平D.谢晋13.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己…

8、…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13.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皮肤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的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