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69204
大小:5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9-05
《以学习活动为核心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学习活动为核心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TakeLearningActivitiesastheCoretoBuildtheTextbookMoralityandRuleofLawinPrimarySchools作者:高德胜作者简介:高徳胜,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062)o原文出处:《中国教育学刊》(京)2018年第20181期第1-8页内容提要:教材归根结底要符合教育逻辑,教材归根结是“学材”,徳育归根结底是“学徳”,这是《道徳与法治》教材的理论定位。根据这一定位,以学习活动为
2、核心进行教材建构:单元是学习活动指向的问题域,正文是学习活动的有机构成,栏目是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本身,学生则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这样的教材设计,打破了徳育教材的灌输、说教结构,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共生,为学生整体生命的投入创造了条件,建构了基于生命经验的道徳学习方式,使教材的“内容律”与“教育律”得到更高层次的融合。期刊名称:《中小学教育》复印期号:2018年07期词:《道德与法治》/德育教材/学习活动设计标题注释:[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生活徳育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推进研究”(项目编号:16JJ
3、D880027)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8)01-0001・08经过将近六年的艰苦努力,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2017年秋全面走入课堂。这套集社会各界之力、经过最严格审查程序的教材在诸多方面都有所创新,其中之一就是其独到的学习活动设计。一、《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理论定位(一)教材归根结底要符合教育逻辑制度化教育都是有媒介的教育。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关键媒介,缺少这一媒介,学习与教学活动的发生就会发生阻碍。作为关键媒介,教材要解决两个核心问
4、题:一个是学什么、教什么,另一个是如何学、如何教。前一个问题是"内容选择问题",后一个问题是〃教与学的方法问题"。衡量前一个问题的标准是内容的正确性、科学性,衡量后一个问题的标准则是方法的适切性。过去的教材往往只关注"内容选择问题",至于如何学、如何教,则放任自流,由学生和教师自行解决。这样的教材,严格说来是"半拉子"教材,问题只解决了一半。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材建设,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是开发〃功能完满"的教材。《道德与法治》教材肩负着逬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使命,"内容选择问题”异常重要。正是这一特殊性,导致一
5、些人进入了误区:只要内容正确就行。当然,没有人会直接承认自己持这样的观念,但不可否认,这样的观念却是一些人的潜意识。〃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的内容来自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学科的专家出于自身专业立场,往往会下意识地要求教材以自己学科的内容逻辑来建构,甚至有人主张课文的结构就是〃论证说理"结构,即正文是观点表达,正文之外的图片与材料就是观点的证明。这类想法与观念,其实就是进入误区的表现。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正确性、科学性必须得到保证,这一点毫无疑问。问题是不结合后一个问题,内容的正确性
6、、科学性是没有办法衡量的。在教材领域,内容是否正确、是否科学,不但要看内容本身,还要看其是否适合学生。不适合学生,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再正确、科学的内容,放在教材里,从教材的角度看,也是不正确、不科学的。在教材这一特殊领域,内容选择问题必须参照教与学。上面讲到的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只是一个初级标准。一套教材,所选内容如果只是适合学生,是学生可以理解的,那么这套教材至多也就是一个符合最低标准的教材。适合学生且是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引导学习探索的方式去呈现,那才是较为高级的要求。以内容为逻辑体现
7、的是各学科知识的专业性,而不是德育课程与教材的专业性。以内容为逻辑,就要按照内容本身的内在层次将一个知识体系讲透。从内容的角度看,当然没有问题,但从教育上看,问题可就大了。一方面,这种一次讲透的做法,损害的正是教学上的不同学段、年级、册次对同一内容的分配、铺垫、递进与上升;另一方面,内容的逻辑作为一个自在的封闭逻辑,对学生学习的逻辑有排斥性。以诚实为例,如果只以内容为逻辑,教材就只能呈现伦理学对诚实的解释,这种解释无法实现根据诚实发展的阶段性在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各有侧重的教育,更无法i故到以诚实品德形成的规律为逻辑
8、来设计不同的课文。同样,如果课文的微观结构只是一个〃说理论证”结构,教材就变成了一个单一的〃说服"甚至是灌输性存在,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主动探索则被挡在外面。而且,"说理论证"发生作用的只是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的情感体验、意志选择、实践感悟等道德学习方式也无法进入学习过程。总体来看,"内容选择"与"方法选择〃都很重要,二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非要做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