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科利亚的木匣子

[工作]科利亚的木匣子

ID:41965946

大小:112.1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5

[工作]科利亚的木匣子_第1页
[工作]科利亚的木匣子_第2页
[工作]科利亚的木匣子_第3页
[工作]科利亚的木匣子_第4页
[工作]科利亚的木匣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作]科利亚的木匣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许昌实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案设计第7单元撰写人:张书芳科利亚的木匣《科里亚的木匣》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组课文中的第二篇课文。这一组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想法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结果往往也就不同。讲的是科利亚5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教材分析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这是一篇叙事性课文,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记叙。课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阐明一个道理,这是课文表达上的特点。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等词语;练习用“仍然、果然”写句

2、;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教学目标惯。3•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具)课时安排共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有位同学给我们准备了一个故事,看他给我们带来什么?以学生讲故事一、回顾2•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3.今天我们要学习学生听故事回答问题。开头,考察学生对故事道理的理解。教学重点理解科利亚为什么第一次挖不到木匣,第二次却挖到的

3、原因。一篇课文(板题读题)课文里的小朋友科利亚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有没有想办法解决呢?他又是怎样解决的呢?大家读了课文就知道了。二预习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2.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4.汇报。读课文,回答问题。培养和鼓励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良好学风和习惯。三、展示三、问题引导,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部分:埋木匣(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2)了解: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又是怎样埋的。画出文中有关的词句并学生朗读课文、同桌交流探讨,完成出示的课件上的问题和要求。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学生

4、领悟能力。用自己的话说说。四、讲解四、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2、读后评议。3、默读第一段,思考:(1)柯里亚埋木匣是在什么时候?那时他几岁?(2)柯里丽是怎样将木匣埋起来的?(3)柯里亚为什么把东西埋起来?妈妈埋的东西同柯里亚的有什么不同?4、讨论思考题,检查默读情况。观看多媒体课件问题,带问题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发现道理的思维。(1)讨论第1题,简介时代背景。(2)讨论第2题,重点理解“刚学”“只会”两个词语。(3)讨论第三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东西多不能都带走;受到妈妈埋东西的启示。五、练习练习本课生字词第2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一、回顾一、复习导入回忆上节课所学的课文内容。学生回

5、答问题。二预习二、读课文预习第二、三部分指名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熟悉课文。三、展示三、提出默读思考题。(1)他们什么时候挖埋藏的东西?从埋到挖经过了多长时间?(2)妈妈是怎样挖箱子的?结果怎样?(3)柯里亚开始是怎样挖的?结果怎样?后来为什么又挖着了?(4)怎样理解柯里亚最观看多媒体课件上的问题,先主动思考答案。后说的这段话?(年龄小,步子小;年龄大,步子也大。)四、讲解四、讲读第二、三部分1、根据出示的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答案。2、总结全文,加深理解。(1)、课文写的是柯里亚埋木匣、挖木匣,为什么还要写妈妈埋木箱、挖木箱呢?(2)、课文为什么要写小伙伴们的话呢?3、完

6、成课后练习第三题。⑴、引导学生通读全文,边读边想,哪些地方写得真实具体。(2)、指名说哪些内容真实具体,这样写有什么好学习总结课文主要内容,跟随老师完成课后练习,学会造句。引导学生渗透语文本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领悟能力及说写能力。处。4、完成课后练习第5题。(1)、指名朗读,齐读词语。(2)、指导记忆字形。(3)、将课文中含有“仍然”“虽然”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4)、指导口头造句,纠正不当之处。五、练习五、课后作业练习生字词,运用“仍然”、“虽然”造句。板书设计30柯甲丽的木匣时间变、年龄变、步子变五步四年后埋木匣挖十步五步?方法要变教学反思专业好文档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