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心理学实验心理理论测试

妇幼心理学实验心理理论测试

ID:41950725

大小:410.01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9-05

妇幼心理学实验心理理论测试_第1页
妇幼心理学实验心理理论测试_第2页
妇幼心理学实验心理理论测试_第3页
妇幼心理学实验心理理论测试_第4页
妇幼心理学实验心理理论测试_第5页
资源描述:

《妇幼心理学实验心理理论测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妇幼心理学实验心理理论测试妇幼卫生系一、什么是心理理论1978年,Premack和Woodruff在对黑猩猩的研究中首次提出“心理理论”的概念。1983年,澳大利亚心理学家Wimmer和Perner开始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并首创了“错误信念”的研究范式。该范式一直被认为是研究儿童心理理论的经典实验。心理理论是指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作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研究者认为以他人信念为基础进行推论的能力对预测他人的行为是重要的,作为社会认

2、知发展的基本方面,发展的心理理论对正常的社会认知发展至关重要。研究者较为一致地把达到对“错误信念”的理解作为儿童拥有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信念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错误信念是指他人或自己的一些与现实不一致的信念。儿童获得对错误信念理解的前提是能了解他人对同一事物的信念可能与自己的不一致。大量研究表明,儿童在4岁时才能达到对错误信念的理解。二、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模式1、模仿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是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然后通过激活过程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他人身上。激活过程是指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从而体

3、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和状态。2、建构理论该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是一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如同科学理论形成的过程。该理论的假设基础是: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自己心理状态的知识,而是通过建构起心理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来解释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这一理论认为儿童关于心理知识的理论框架的形成和发展存在着一系列质的变化,而这种质的变化依靠儿童与环境的交互影响。3、模块理论该理论关注的焦点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问题,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个体出生时,心理理论便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统。因而,该理论认为个体心理理论的发展是

4、一个内部生物机能逐渐展开的过程。4、匹配理论该理论认为:心理理论发展的前提是婴幼儿必须意识到自己同他人在心理活动中处于等价的主题地位,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这种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得以不断发展,从而逐渐获得系统的关于心理世界的知识。三、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心理理论实验是为了测验儿童对信念,尤其是错误信念的理解,这就需要儿童将错误信念归于他人,而为了说明儿童能把信念归于他人,就必须表明他们归于他人的信念不同于自己的信念。实验程序一般设计为:安排一种情境使儿童的信念是真实的,而他人的

5、信念是错误的,然后询问儿童他人将会怎样想或做。如果儿童能认识到他人将会基于自己的错误信念来行动的话,我们就会得出结论:儿童能把信念归于他人,也就是具有了心理理论。现代心理理论测评方法主要是自然实验法,而且主要采用故事法的测量实验方法。具体就是通过木偶道具、玩具模拟故事场景,或者通过图画卡片说明故事情节过程,向被试提出一些问题以确保其对故事信息的准确理解和记忆,进行测验。1、非预知性位置任务,也称作意外转移任务,即“Maxi和巧克力”任务。主试用玩偶向被试演示一个故事,故事如下:男孩Maxi把巧克力放到壁橱的A处,然后他出

6、去玩耍,当他不在时,母亲把巧克力转移到壁橱的B处。要求被试判断Maxi回来时,将会去哪里找巧克力(信念控制问题)Maxi最初将巧克力放在哪里(记忆控制问题)巧克力现在在哪里(现实控制问题);研究发现,小于4岁的儿童常常做出错误判断,也就是说4岁以下儿童认为Maxi将会在巧克力现在所处的位置(位置B)寻找。4岁以上儿童一般都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认为Maxi将会在原来的位置A去寻找他的巧克力。错误的答案说明儿童还不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依赖于他的信念,正确的答案说明儿童已经知道Maxi的行动依赖于他的信念,而不是现实情景本身,能区分

7、信念与现实,他们认为4岁儿童是获得心理理论的一个分水岭。2.非预知性实物任务,也称作欺骗外表任务,即“糖果盒”任务。主试向被试出示一个儿童所熟悉的盒子如糖果盒,让被试判断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在儿童回答(糖果)后,实验者打开盒子表明里面不是儿童所预想的事物,而是一支铅笔;然后将这些东西放回盒子,并问被试:其他孩子在打开盒子之前,会认为里面装的是什么?结果发现小于4岁的儿童常常作出错误判断—铅笔”。说明小于4岁的儿童还不能区别信念与现实,容易犯现实主义的错误。之后,儿童心理理论领域的研究较为一致地把儿童通过这种“错误信念任务”

8、的理解作为儿童拥有心理理论的主要标志,也被用来探查社会性发展滞后儿童的一种主要工具。儿童理解错误信念必须具备两种能力,即识别他人错误信念的能力和区别外表与现实的关系的能力。要具备这种能力,儿童必须理解他人的行为是建立在其对外部情境表征的基础上,尽管有时这种表征与现实不匹配。四、2–5岁学前儿童的 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