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策略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策略研究

ID:41948399

大小:2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策略研究_第1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策略研究_第2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策略研究_第3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策略研究_第4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策略研究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艺术实践等方面应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其艺术审美需求,通过教学将感性认知与理性分析相结合、理论知识与艺术实践相结合,达到提升大学生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最终使其得到情感的升华。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素质教育高校大学生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

2、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央经济学家辜胜阻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因此,在这一轮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当中,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培育城镇文化,这对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及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多年的办学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高等教育两级管理体制的完善过程中,高校的布局已由集中走向分散,地方高校的数量迅猛增长。而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

3、是提升质量,因此作为当地教育和文化中心的高等学府责无旁贷。现代化建设需要技术人才,新型城镇化需要文化底蕴,城乡和谐发展需要生态文明,而学校是知识、人才、创新、思想、文化之源。众所周知,音乐教育是培养人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最好的途径之一,音乐是新型城镇化丰富精神生活,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高校中的公共音乐课程,其历史可以追朔到百多年前。早在1897年,浙江大学在其前身“求是书院”时期,就设有音乐选修课。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虽然办学条件非常艰苦,但在竺可桢、郑晓沧、丰子恺等老一辈教育家的影响下,浙大公共音乐教育还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国大

4、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历来是以美育为主的,在追求美育目的的同时还伴随着培养高尚道德和精神的目的。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把美育看作是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而且是高于其他教育的教育。孔子认为缺失了美育,其他教育就不完全,就无法让人格精神进入更高的境界。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虽然发展了百余年,但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与调研所得岀的数据显示,其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我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现状(一)公共音乐教育的地位在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党中央和教育部门对大学生的素质教

5、育高度重视的多重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公共音乐教育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教委就出台了加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一系列文件(如1988年印发《在普通高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并要求在高等学校开设艺术选修课,进入90年代后,国家教委颁布了更多文件来指明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这些文件有《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01-2010)》、2002年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13号,2006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6、》。但是在当今社会,音乐教育一时实现不了“价值兑换”,音乐教育显得没有经济效应,这就造成了公共音乐教育在高校中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其表现有:不少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管理公共艺术教育的部门、没有公共音乐课程组、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教学评估体系,尤其是不少非“211”的普通高校的公共音乐课程,基本就是由一两位音乐教师担任所有的教学任务、教研活动、教学评估、课程体系等工作,导致公共音乐教育处于相对随意状态。在笔者所调查过的几所高校中,公共音乐教育的教学管理有着明显的差别,有的由音乐系管理,有的由学校团委管理,还有的是由基础部管理,只有两个学校设置了专门的艺

7、术教研室。(二)公共音乐教育的思想我国历来就是把音乐课程作为实施美育的途径,这一理念不仅贯穿于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同样也体现在普通大学的公共音乐教育当中。我们普遍认为,音乐教育的功能是陶冶情操、培养健全人格、激发人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等等。2006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公共音乐教育性质的定义是“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确,音乐对培养人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作用是毋容置疑的,

8、而且从我国的音乐教育理念可以看出,我国教育部门对于这一点是相当重视。但是如果把教育重心全部放在“美育”而忽视音乐本体的做法并不见得是十分科学的。国外大学的公共音乐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