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枣疯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pdf

_枣疯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pdf

ID:41947613

大小:94.56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4

_枣疯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pdf_第1页
_枣疯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pdf_第2页
_枣疯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pdf_第3页
_枣疯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pdf_第4页
_枣疯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_枣疯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枣疯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扌曲施潘青华摘要対枣疯病病原、症状、发病机理、影响发病的因素、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综合客观的论述和评价。总结了防治枣疯病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了枣疯病研究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对枣疯病研究的主攻方向。关键词枣疯病防治搭施枣疯病是枣树生产上的一种具有毁灭性的侵染性病害,儿乎分布于国内外所冇的枣树栽培区。20世纪70〜80年代,河北玉FH和北京的密云等县的金丝小枣曾遭到绝产绝收的巨人损失。1995年,韩国枣疯病大爆发,许多枣园的年发病株率高达20%〜30近年來,我国枣疯

2、病口益加重。据河北省林业科学院调查,太行山枣区发病率5%〜10%,乘病区达60%〜80%;阜平县病树率为10%〜15%,重病区达70%以上;曲阳县病树率平均为10%,严重地块达50%;唐县病株率为10%,数十万株枣树人部分被枣疯病所毁;据作者1999〜2001年在北京市区调查,60〜120年生的老枣树发病率在30%上,有的重发病区如西宜门、月坛等地区高达60%,死亡率超过30%.枣疯病已成为枣产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巫要制约I大1素,进一步了解和防治枣风病是当务之急。枣疯病的症状及病原.1症状枣树发病后,主要表

3、现为止常的牛理紊乱,内源激素平衡失调,叶片黄化,小枝丛牛,花器返祖,果实畸形。病株根部症状表现为根瘤,根孽苗即表现为从枝状,有的当年表现不明显,在笫二年萌芽时即表现为丛枝。叶片有两种表现:一种为小叶型,枝叶丛生、纤细、小叶黄化等;另一种为花叶型,叶片凹凸不平,呈不规则的块状,黄绿不均,叶色较淡。这为种叶多岀现在新生的枣头上。花器症状表现为花柄伸长变为小枝,花萼、花瓣、雄蕊变成枝,顶端长1〜3片小叶。果实症状表现为落果严重,保留下来的果实畸形,果实疣状突起,着色不齐,呈病斑花脸型,果肉质地松软。.2病原•2.

4、1病原的发现及类型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对枣疯病病原进行研究,一立认为此病是病毒病害[1]-宜到1967年H本的DoiY等[2]从桑树萎缩病等病株的筛管中发现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organism以下简称MLO);1973年韩国的YiCK和LaYJ[3]率先在感染枣疯病的叶脉筛管中用电镜观察到了大小在125〜970nm的MLO;1974年周家炽等首先提出研究枣疯病及病原应注意研究MLO;1978年陈作义等[4]认为枣疯病町能是类菌质体和病毒复合北京农业科学2002年第3期枣疯病发病-过

5、程册外观症齿卜•看可归纳-为如2枣疯病的发病过程、机理及其影响因素2.1发病过程的变化感染所致,其后在金丝小枣叶脉的筛管细胞中观察到了典型的MLO,其质粒大小为80〜720nm;徐绍华[5]在感染枣疯病的新梢韧皮薄壁细胞的超薄切片中观察到圆形、椭圆形及多种不雄形的类菌原体,进一步确认枣疯病病原为MLOo但是对引起枣疯病的病原物是病毒、类菌原体,还是它们的复合侵染仍存在争议。直到1981年徐绍华、王祈楷、陈子文等[6]通过系统地比较研究戢后确定感染枣疯病是唯一病原MLO所引起,而非病毒或病毒与MLO复合感染。

6、1994年在法国波尔多召开的笫十届国际菌原体组织大会上把类菌原体改称为植原体(Phytoplasma)[7],同时确认枣疯病的病原物与桑萎缩病病原是同原物或同种。122病原的分布、繁殖及在体内的运行1984年LaYJ[8]观察枣树的植原体主要分布在病树的病枝和根中,病树的健枝屮无植原体,口病原在树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植原休侵入寄主后,通过韧皮部的筛管先下行到根部,在根部进行繁殖,然后向上运行引起枣树发病,才表现岀枣疯病症状。病原在植株越冬时,在地上部分分布很少,儿乎不能在地上部分越冬。1.2.3病原检测最

7、早对枣疯病病原的检测是通过病株的疯后症状來判定的,这样达不到检测的H的和效果。20世纪70年代我国和韩国科学工作者将电镜技术应用于枣疯病病原的检测和鉴定[4]o1985年zBakWC[1]证明DAPI、ani-line和quinqcrine等三种荧光素可用于枣疯病病原的快速检测,其屮DAPI效果最好,荧光法简便、快速、廉价;1991年陈子文应用口本兔丝子作媒介,将枣树上的MLO病原转移到长春花实生苗上,用间接ELISA法筛选出3株对枣疯病病原具有强特界性反应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该细胞株尤其对枣疯病病叶反应的

8、特界性强,可准确快速地检测枣树的植原体。近年來,PCR技术已被应用于枣疯病研究,该方法较传统方法在准确度和灵敏度等方而又有了大幅度提高[1]。口然演变程序:健叶(无界样表现)※花叶※皱缩叶※变态花蕾※花变叶※丛枝。根据自然演变程序可划分为5个病变期:叶变期,叶片出现花叶与皱缩;花变期,花蕾变态与花变叶;枝变期,树冠出现个别疯枝;疯树期,病枝布满全树;衰亡期,树冠局部枯死至全死[9]o枣疯病发病过程病叶中化学成分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