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924629
大小:2.20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9-05
《《新教师如何备课》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LIFH-1@163.COM新教师如何备课一、初上讲台新老师面临的问题二、备课的内容及要求三、怎样写教案初上讲台的新教师将会面临哪些问题问题1——满堂灌新老师总想在课堂上多讲点,总觉得自己讲得越多,学生也学得越多,结果一堂课下来,自己讲得很累,但学生还是不知道这堂课究竟讲了些什么。讲的内容过多,学生根本来不及归纳思考,昏昏沉沉的,一点要领都没有,这叫“贪多嚼不烂,消化不良”。初上讲台的新教师将会面临哪些问题问题2——照本宣科有些老师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一堂课几乎把书本中的内容,一字不漏地在课堂上背了一遍,这样的课失去了上课的意义,老师功夫没少下,效果就不必说了,这叫“死记硬背,囫囵
2、吞枣”。初上讲台的新教师将会面临哪些问题问题3——不会把握课堂时间有时候20分钟不到就没内容讲了,有时候到下课铃响了,问题还没讲完,只好压堂。一压堂学生精力就不集中,根本听不进去你在上面讲些什么,效果很差等等。出现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唯一的做法就是,当你准备登上讲台时,就应该想到如何尽快让学生领会新知识、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方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在于你怎么样的备课。案例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听课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
3、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呢?“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备课是长期积累、沉淀的过程。“备课是教师在上课前的教学准备,备课是上课的前提。”——《中国大百科全书》教什么和怎么教,决不是凌空可以规定的,他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份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陶行知“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常常把备课比作指挥员在组织战役。我总是反复推敲,指导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设计方案为止。”——我国特级教师王思霞
4、什么是备课?“备”可以理解为准备、预备。“备课”就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充分地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懂弄通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写出教案)。一、备教材广义的教材泛指教学所用的一切材料,包括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科书(亦称课本)、练习册、课外习题集、课外读物以及教学挂图、卡片、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狭义的教材即指教科书。教材是教学的基本材料,是实施课程教学的载体,备教材是备课的重点。备课内容及要求一、备教材1、教师备课要认真钻研教材能够迷住我的学生的心是什么我的学生需
5、要什么?对我的学生来说什么重要?哪些内容能使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学生在哪些方面会有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哪些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备课内容及要求一、备教材2.研究教材的步骤1)浏览全套教材2)通读某一册教材3)细读某一单元的教材4)精读即将施教的具体教材5)精心组织教材、处理教材6)阅读有关参考资料通读精读多读备课内容及要求二、备学生(学情分析)1、“备学生”是教师备好课的重要条件。需要了解学生的内容一般包括:(1)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及性格等,做到“心中有学生”;(2)既要了解全班学生的情况,也要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以便区别对
6、待;(3)要研究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能作出较为正确的预见等。备课的内容及要求二、备学生(学情分析)2、了解学生上课需要什么样的课堂呢?专家们调查结果显示:①学生课堂上最快乐的事是交流。②学生课堂最感兴趣的内容是新奇而富有挑战。③学生课堂上最喜欢的就是要有事可做,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做好(中职生)。一、备课的内容及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期望课堂教学漫画欣赏与思考备课的内容及要求三、确定教学目标1、确立教学目标,它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遵重教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目标要切合实际,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
7、。三、确定教学目标2、教学目标编写的四因素模式(ABCD)主体(是谁在做?)——学生行为(在做什么?)——完成条件(什么条件?)——按照图纸标准(什么程度?)——合格率90%学生能按照图纸的要求完成内孔加工,产品合格率90%。迁移应用——掌握理解水平——理解认知水平——了解特别提醒3、教学目标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内化——反应认同——感性认识——知识目标能力方法目标熟练操作——独立操作——学会模仿水平——初步学会三、确定教学目标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价值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