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转】救命饮食(修订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救命饮食》(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译自T·柯林·坎贝尔(T.ColinCampbell)所著“TheChinaStudy:StartlingImplicationsforDiet,WeightLossandLong-termHealth”,书名又译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膳食与疾病关系的惊人发现》。文中观点证据确凿,石破天惊,攸关您和家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敬请关注。救命饮食PreparedbySurangama,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Jan2nd,2010本文结论、图片(彩图来自互联网)来
2、自《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凡引用的结论都标注了页码。但为了行文的简洁,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部分文字作了微调。PreparedbySurangama,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Jan2nd,2010T·柯林·坎贝尔(T.ColinCampbell),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的爱因斯坦”,40年来,他一直身处营养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他还是“二恶英”发现工作的主要参加者之一。1982年6月,他为美国国家科学院撰写的报告《膳食、营养与癌症》发表后,震惊了全美国。接
3、着,他又组织参加了长达20多年的膳食与疾病发病率的大规模调查研究。这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营养健康调查研究,被《纽约时报》称为“世界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几乎不可能再重复。T.ColinCampbellPreparedbySurangama,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Jan2nd,2010早餐吃什么?牛奶加鸡蛋!临睡前喝什么?牛奶安眠补钙!一天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PreparedbySurangama,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Jan2nd,2010奶制品是唯一富
4、含动物蛋白和钙这两种营养素的食品(209页),我们原以为吃进去就能被吸收且不会产生副作用——当然,这一观念的形成离不开奶制品行业的艰苦努力,他们花费巨额经费聘请社会名流宣传奶制品公司和牛奶的好处,甚至影响政策制定者让牛奶进入中小学生的午餐。遗憾的是,牛奶进入人的肠胃和被吸收却不是一回事——就像银行出纳手里有钱但产权却不属于她一样——经过极为复杂的生化反应被人体吸收之后,牛奶乃至其他动物食品给人类带来的却是骨质疏松、骨折乃至心脏病、乳腺癌、糖尿病等各种富贵病的发生。PreparedbySurangama,ShanghaiJia
5、oTongUniversity,Jan2nd,2010我们体内或多或少都潜藏着一些致癌物。这些致癌物是否会激发癌症,取决于营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动物蛋白,尤其是牛奶中的酪蛋白对于激发癌细胞的发生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黄曲霉毒素是在发霉的花生和玉米上发现的一种真菌毒素,它是已知化合物中致癌性最强的一种,至少在大鼠实验中其致癌性是最强的(41页)。坎贝尔研究了大鼠在摄入黄曲霉毒素之后,酪蛋白对癌症发病的影响。研究表明,病灶细胞团的发育几乎完全取决于蛋白质的摄入量,而与黄曲霉毒素的摄入量没有关系。经黄曲霉素启动后,用20
6、%蛋白饲料饲养的大鼠,其病灶细胞的生长速度比用5%蛋白饲养喂养大鼠的病灶细胞团的生长速度要快得多(52页)。PreparedbySurangama,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Jan2nd,2010研究人员把大鼠分成两组,一组喂以少量的黄曲霉素并饲以20%的蛋白饲料,另一组喂以较多的黄曲霉素和5%的蛋白饲料,结果表明,蛋白质摄入少的一组,即使接触了较高水平的致癌物,但病灶细胞团却少得多。也就是说,病灶细胞团的发展,尽管在最初的启动阶段取决于接触致癌物的剂量,但实际上在癌的促进阶段,受到膳食中蛋白质摄
7、入量的调控。蛋白质摄入量产生的效果要超过致癌物对细胞的影响,与开始接触到的致癌物质剂量多少没有关系(53页)。PreparedbySurangama,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Jan2nd,2010PreparedbySurangama,ShanghaiJiaoTongUniversity,Jan2nd,2010但是,多大量的蛋白质摄入量是太多或是太少呢?在大鼠试验中,我们检测了4%~24%的蛋白质摄入量对病灶细胞的影响。研究发现,如果蛋白质占膳食比例10%以下,病灶细胞不会发展;如果超过了10%
8、,病灶细胞团的数量就会急剧增多。这项实验最显著的发现是,病灶细胞团只有在动物摄入的膳食蛋白质达到或超过身体生长速率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时,病灶细胞团才开始增值。也就是说,当摄入的蛋白质水平达到或超过动物生长所需的水平,就会导致癌的发生。尽管这项研究结论来自动物实验,但是对人类来说也有相当重要